【公卫】“我的精神病,会在春天一触即发!”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24年04月04日 19:43   点击量:

供稿:公共卫生学院

通讯记者:宁晨昕 钟浩民 张馨怡

许多人听说过冬季抑郁。它是“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如果不治,一般在春季/夏季缓解。但实际上,悲伤、绝望、失控和无意义感不仅仅发生在冬天。研究发现,在大约十分之一的SAD人群中,这种模式是相反的,抑郁会在每年的春天(或夏天)卷土重来。它被称为“反向季节性情感障碍(Reverse SAD)”。1987年,精神病学家Thomas A. Wehr和同事们在APA会议上首次区分了它的两种模式。

Wehr发现,自己的12名患者往往在冬季心境平和,在夏天抑郁或躁狂发作。他们的抑郁期始于春季末(3-6月),到初秋(8-10月)结束。与冬季抑郁人群嗜睡、暴食、体重增加等症状不同,“反向SAD”患者表现出:情绪激动、吃得少、睡得也少。两者的共同点则是焦虑/抑郁、疲劳、活动减少和功能下降。

为何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呢?

春季气温忽冷忽热,气压较低,人体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就会积极地进行调节,从而带来人体内一系列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的变化。由于精神疾病与一些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失常有关系,所以气温变化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进而诱发某些精神疾病的发作。

此外,研究表明,影响昼夜节律的一些生活方式、不按时服药等也会增加人们患病的风险。

而实际上,对于有精神病发病隐患的人来说,并没有完全安全的季节。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复发呢?

第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作息,保证睡眠。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至关重要。生活规律有利于人体内分泌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增强免疫力和对外界不良因素的防御能力。因此,在春季这个特殊的季节,精神疾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不熬夜、不过劳。

第二,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做到不漏服药物、不增减药量。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保证足量、足疗程规律服药。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大多数的精神疾病复发与患者自行停药、减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患者不能在未经医生同意的情况下,随意调节药量或停药。如果病情发生变化,家属和患者最好是一同到医院听取医生的建议。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患者要客观认识疾病,不能认为自己得了精神疾病,这辈子就完了,不要过度在意和关注症状,学会接纳,学会与症状共处,活在当下。此外,当患者情感受挫或者情绪低落时,应学会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将不愉快的情绪倾诉出来,或者学会转移注意力,做些自己喜欢的事。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