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下午,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团委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联合主办的“话四海风云,奏时代强音”模拟新闻发言人风采大赛决赛于新闻与传播学院三楼报告厅正式举行,共有来自学校各个院系的11名选手参与本次决赛。
本次比赛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王敏老师、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西班牙语系牛田禾老师、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管理和新媒体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铮老师和武汉大学团委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宋博老师担任评委。


下午14点30分,决赛正式开始。主持人致开场词,依次介绍大赛评委、参赛选手,并对赛制与评分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次决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即兴新闻评述”,第二环节是“主旨新闻发布+答记者问”。
在第一环节“即兴新闻评述”中,十一位选手在现场依次抽取一则时事热点新闻进行即兴评述。新闻涵盖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各位选手不负期望,做出精彩评述,从爱国电影《长津湖》的热播到传承传统非遗技艺的“唐卡热”,从农业新经济的发展到电子客服的应用,诸位选手从多角度向评委展示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他们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在第二环节“主旨新闻发布+答记者问”中,选手们抽取新闻发布题目,以新闻发言人的特定身份进行120秒的新闻发布,并在90秒内回答记者提问。在该环节中,选手们同样拥有出色的表现。在明确的发言身份之下,他们立场明确、主旨清晰,回答问题时沉着冷静、反应迅速、有条不紊、落落大方。对文艺创作剽窃现象盛行的回应、对西方媒体指责新疆强迫劳动的反驳、对建成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提倡、对红色旅游人群年轻化的思考……选手们的表现各有千秋,体现了作为新闻发言人的气质与魄力,更展现了武大学子的出色表达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得到了评委的肯定。

在选手完成两轮精彩的比拼后,各位评委老师对本次比赛做出了精辟而独到的点评。

王敏老师对此次比赛的筹备与举行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次比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表现了各位选手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他强调即兴新闻评述环节应做到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在主旨新闻发布和答记者问环节,选手应将场合对应代表身份原则、仪式,做到语言得体。同时也给出大赛应加入有关突发事件题目的意见,为之后赛事筹备提供了宝贵建议。

牛田禾老师认为此次比赛难度高,但完成效果好;并从语言学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语速方面,为更好达到入戏深的效果,可以适当减少内容,放慢语速;要纠正语病,在即兴评述时应减少重复内容,拔高主题。

宋博老师则强调即兴新闻评述环节包括叙述和评论,在叙述事件后要进行适度拔高;新闻发布环节要遵循身份规定,以不同身份决定表达方式,并根据发布对象的不同采取适当的语气、态度、方式,同时强调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

刘铮老师提到即兴评述时要注意层次鲜明、逻辑清晰,做到同类联想归类,上升到本质;主旨新闻发布回应类要做到态度鲜明直接,角色转变要从称谓、强调词等多方面贴合身份。

至此,2021—2022学年度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超市”之“话四海风云,奏时代强音”模拟新闻发言人风采大赛圆满结束。在这场模拟新闻发言人风采大赛的舞台上,同学们充分展示各自扎实的专业素养,独特的外交气质以及优秀的即兴表达能力,我们看到了珞珈学子的奕奕风采,我们触到了新时代的砰砰脉搏,我们更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希望他们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发言人的风采,坚定脚步,继续前行。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模拟新闻发言人风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