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武汉大学青年讲师团学生分团在雅各楼校团委第一会议室举行集体备课会。此次备课会邀请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绍东老师,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青年讲师做备课指导。备课会由青年讲师团成员陈炼雄主持。

(集体备课会现场)
会议首先由周绍东老师带领同学们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周老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解析了党的三个重大历史决议,分享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革命史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现代史观,着重指出要以正确党史观学习和贯彻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周老师授课逻辑清晰,理论丰富,为讲师团的同学们做了生动且有深度的示范宣讲和理论指导。
紧接着由讲师团成员代表示范宣讲。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钰祺同学从自身专业“国际法”出发,结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五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回顾了近代史以来中国为废除不平等条约斗争的艰难历程,对历史的反思中呼吁广大青年——“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测绘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广超同学简要回顾了党的历史上几个重大历史决议,以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为引子,用几个数字对《决议》内容进行了讲解,最后阐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结合自身的基层工作经历,用他的支教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他对“国之大者”的理解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靳帅帅同学围绕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决议》形成的主客观条件进行了解析,用严谨的逻辑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越用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将越讲越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越传越远!
示范宣讲结束后,周绍东老师对青年讲师们的宣讲内容做了点评并做备课指导。他指出宣讲要具备三个要素,才能把宣讲内容讲明白、讲透彻、讲到同学心坎里。一要有理论性,理论性是基础,宣讲内容要体现科学性,才具有宣讲价值;二要有故事性,将科学的宣讲内容讲得生动有趣,才能让同学们印象深刻;三要有感情投入,宣讲时要结合自身的经历,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才能切实提高宣讲效果。




(示范宣讲照片)
自由发言环节同学们活跃互动,韩彩琼、杨柳、罗梓锐、石昊等同学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交流了学习感悟及对宣讲内容和形式的思考。
最后,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宣传办公室主任韩炜老师总结讲话。她提到,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青年讲师团分别组织了青年教师分团和青年学生分团两次集体备课会,展现了青年讲师团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更扎实的理论水平。要求青年讲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实践经历,对宣讲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建议讲师们着眼于宣讲对象的困惑点,有针对性地宣讲,把握宣讲过程中的情感触发点,引发同学们的共鸣,为宣讲提质增效。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