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网络与文化之际,通青年与消费之变

——95后网络青年文化消费研讨会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8年11月05日 18:36   点击量:

为推动互联网时代青年文化消费的研究,形成多学科共同研究青年群体的良好局面,11月3日,由校团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95后网络青年文化消费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研讨会由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承办,邀请了团中央发展部发展处副处长马云鹏、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张杨波、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李子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张兆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徐鹏、《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杨守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作为评议专家。

335743457144270651.jpg

上午930研讨会正式开始,校团委副书记黄鑫对参加研讨会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欢迎,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会加深对青年文化消费的研究。李子木研究员对当前网络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接下来的研讨会内容表示了展望。

随后,进入项目展示环节。武汉大学何晨围绕“为什么我们在更新朋友圈后特别在意他人的评论和点赞?”的话题,立足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从分享内容,人际交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错失恐惧与线上社交焦虑的关系。

55871222469606173.jpg

547401715882088447.jpg

华中师范大学的陈莉“全民K歌用户的自我呈现和社交互动”,而她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揭示了营销手段对青年消费的深刻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的付堉琪聚焦“信息社会下的新型劳动者:网络主播的劳动过程”,从供给角度切入,展示了网络直播的经济链条,是一种对传统研究模式的突破。

山西大学的张曙光老师指出如今许多青年痴迷手游的原因在于建构“我是谁”这一感知意识,他运用开放式编码等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多学科对基于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

西北民族大学的侯任博围绕“无言之相——当代美学语境下对网络游戏和网络直播的研究”,从美学角度对图像本身进行分析,然后从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对直播流行的背后秘密进行剖析。

581089406240650244.jpg

项目展示后,领导老师们对项目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