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山,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2018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由武汉大学捐赠,校扶贫办、校团委负责,校级公益组织“大山里的魔法教室”具体执行的“魔法教室·彩云间”39号在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高拱桥民族小学落成。

(图为魔法教室·彩云间建成图 谢秋霞摄)
高拱桥民族小学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背靠国家3A级景区,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是地区发展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没有专业的多功能艺体教室等硬件平台。武汉大学了解到情况后,委托“大山里的魔法教室”在该地区开展教育硬件设备输出公益项目,在高拱桥民族小学建造多功能艺体教室“魔法教室·彩云间”。
建设教室,创新教育帮扶方式
8月29日,“大山里的魔法教室”援建团队成员踏上了高拱桥小学的“魔法教室”建设之旅。到达学校后,同学们马不停蹄地开始建造工作,铺地板砖、拼装桌凳、设计墙绘、安装多媒体设施、摆放由武汉大学捐赠的儿童书籍和文化用品,任务繁多却井然有序。一尺一丈测量铺就的地板、一笔一划绘就而成的墙绘、一桌一椅拼装而成的魔法课桌……同学们用爱与行动建造起的“魔法教室”,凝结着武汉大学师生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和关爱。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墙绘 谢秋霞摄)
魔法教室建设过程中,校长窦贤康院士赴恩施调研定点扶贫工作,“大山里的魔法教室”援建团队成员向校长汇报建设情况,得到校长的肯定和关心。武汉大学驻白果树村第一书记李锦江全程参与教室建设工作,与援建团队成员多次沟通,就选址等问题给予关心和帮助。
教室建成后,援建团队成员蔡洵为小朋友们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试讲课。同学们坐在漂亮整洁的教室、听着生动有趣的魔法课程,惊叹声络绎不绝,眼睛中透出光来。

(图为实践队员与李锦江书记(右三),高拱桥小学校长周碧惠(左四)合影 谢秋霞摄)
据悉,2009年以来,武汉大学一直对口支援恩施市,“魔法教室”援建工作是学校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616”工程的具体举措,也是学校团委引导团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投身社会实践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