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饮食服务中心梅园食堂服务组喜获2017-2018年度湖北省“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武汉大学第一个全新改革的试点食堂,新梅园食堂不仅在外观上“脱胎换骨”,服务质量也得以全面提升。据统计,自新梅园开业以来,平均每天接待客流量1万余人次,每天配送盒饭70余份。师生反映菜品更美味,搭配更营养,品种更丰富。其独特的自助选餐模式和智能餐盘结算系统,更让师生们获得了全新的就餐体验,已成为师生心目中的标杆食堂。

是什么让原本陈旧的食堂焕发了新的活力,一跃成为备受师生青睐的标杆食堂?只因为这里打造了一支有担当、勇奉献、敢创新的“青年文明号”服务组。这里有曾荣获2015年度“武汉大学杰出青年”、2016年度“武汉大学服务教职工先进个人”、2016年度“后勤服务集团创新与突出贡献个人奖”等荣誉称号的食堂经理常德华;有荣获过2016年度后勤服务集团“优秀团员青年”的小组成员严力、计小艳;有荣获过2014年度后勤服务集团“后勤服务标兵”的小组成员罗秀梅……他们凭着对学校和后勤事业的热爱,以勇往直前、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推动着梅园食堂的发展,开创了服务师生的全新局面。
创建“青年文明号”满足师生新需求
俗话说“七十二行,火头军难当”。承担着文理学部梅园片区师生餐饮服务的武汉大学老梅园食堂,主体建筑老化,食堂设备陈旧,食堂内布局不合理,远远满足不了师生的需求。与服务设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周边不仅学生宿舍林立,且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办公区也聚集在这里,进餐人数相对集中。如何做好这一区域师生的餐饮服务,让师生们吃得安心舒心,已成为后勤服务集团党政领导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2017年以来,经充分酝酿研究,集团领导班子决定对梅园食堂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全新的进餐模式。
接到改造任务后,结合梅园食堂员工中团员青年居多的特点,在集团党政及团委的领导与支持下,饮食服务中心党总支、团总支以团员青年为骨干,围绕梅园食堂升级改造工作,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集体智慧打造一流学生食堂
梅园食堂“青年文明号”服务组坚持模范引领,树立服务品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新举措,让老梅园焕发了新风采。
服务组组织团员青年骨干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师生需求,为食堂创新经营模式提供一线数据。他们走访教学楼、图书馆及学生宿舍等人员聚集之地,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广泛征求师生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数据显示,学生的需求已从过去的“不愁吃”逐渐转变为“吃得好、吃得有特色”。根据学生的新需求,梅园食堂“青年文明号”服务组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参观走访多所高校,走访群光、创意城、光谷等备受年轻人欢迎的餐厅,从全局的装修格调到细微的桌碗瓢盆色调,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学习,带回一系列市场调研结果,为新梅园装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食堂基建基本落成后,他们又秉承精益求精的匠心,对菜品种类进行选定,制定菜单价格,在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与中心工程部研究讨论,历经整整一个暑假的熬夜苦战后,终于完成了食堂的装修改造。
装修后的新梅园食堂风格焕然一新,以“量贩自助”、“小碗菜”模式全新亮相,进入师生视野。在外观上沿袭了武大古典的青瓦装修风格,将古朴与现代化的简约风相结合,内部配置经典的奶咖色桌椅、光彩透亮的落地窗、时尚的高脚凳餐吧,选餐区与进餐区用绿草装饰隔开,营造了温馨的就餐环境,让师生拥有了更好的就餐选择权和获得感。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新梅园食堂作为其推广样板食堂的标杆,选择在这里拍电视宣传片进行宣传。

发挥模范先锋引领作用 力保食堂顺利开业
梅园食堂“青年文明号”服务组克服精神上的疲劳,挑战身体上的极限,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确保了食堂的按期开业。
基建时期,集团要求梅园食堂改造在一个月内完成,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难度可想而知。为让一切成为可能,“青年文明号”成员发挥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坚持奋战在一线。班组成员顶着烈日长时间在施工现场监督工程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食堂经理常德华的父亲患有尿毒症,需要住院陪护治疗,但为了及时确定新学期的菜品方案,他把陪伴父亲的宝贵时间投入到方案研讨和修改中。为了赶工期保证食堂及时开业,食堂副经理、服务组成员罗秀梅,经常等到凌晨供应商送货到食堂,协调人员加班加点安装,而这些都让她不得不狠下心将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
开业初期,“青年文明号”服务组成员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6个小时。凌晨3点左右压面机坏了,罗秀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整处理,保证了早餐的正常供应,五点又接着上班。食堂副经理付利利在保洁人员未招标到岗的情况下,主动顶替其工作岗位,经常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停歇……
开业期间,餐具大增,洗碗工每天从早上开餐一直到晚上10点必须不间断高强度工作,连续几批洗碗工人因承受不了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辞职离开。为保证食堂正常运转,中心党总支、团总支及“青年文明号”服务组,带领机关全体党员与团员青年深入一线集中帮忙,共同在洗碗间洗碗度过难关,保证了食堂的正常开餐。

加强组织建设擦亮服务品牌
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一方面,“青年文明号”服务组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及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活动等,努力提高小组成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次早餐时间,一位同学因肚子疼直不起腰,服务组成员立即扶她起来,问明原因后,冲泡红糖水给其缓解腹痛,护送她到校医院,陪着挂号、看医生,直到同学有所好转,才放心离开。工作之余,服务组成员还主动深入学生了解情况,针对有实际生活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申请食堂的勤工助学岗位。
另一方面,“青年文明号”服务组还将组织建设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建立“文明示范服务窗口”,组织西餐厨艺培训,开展厨艺竞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全体成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按照创建标准,让成员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发挥相互监督作用,全组成员佩戴团徽亮牌上岗,在食堂设置公示栏、监督台、节约公约牌等,营造出浓厚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氛围。
此外,“青年文明号”服务组还充分发挥勤工助学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利用勤工助学学生在双向沟通、交流互动中实现食堂的高效管理。食堂开业初期,为了缓解刚开业时人手不足的问题,服务组面向全校邀请学生志愿者,引导学生熟悉就餐新流程,协助回收用过的碗筷,让食堂平稳度过了开业后的试运营和调整阶段。学生志愿者普遍反映,在食堂的工作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朗、更加独立、更有担当。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今后,梅园食堂“青年文明号”服务组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秉承不松劲、不停步的理念,以师生为中心,围绕师生新需求,努力推动食堂服务提档升级,矢志不渝,不改初心,发奋有为,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赢得师生的满意,让师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