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激扬青春筑梦行”学生讲师团报告分享会举行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7年09月28日 21:02   点击量: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精神相关通知精神, 9月25日晚上,武汉大学“激扬青春筑梦行”学生讲师团报告分享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报告厅成功举行。

4.jpg

活动由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承办。创新创业青年代表、“挑战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陈曦,优秀志愿者代表、武汉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杨理斯,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樊雪峥和青马班的优秀学员代表赵成毅等青年典型围绕对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学习思考,结合各自的学习成长经历,与新生进行交流,激励广大同学励志勤学、刻苦磨练,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校团委副书记陈晓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上官莉娜等参加活动。

5.jpg

陈晓玥回顾了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内容,号召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领会回信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成长发展的正确道路。她结合武汉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寄语广大同学怀自强之心、立弘毅之志、养求是之风、寻拓新之路,励志勤学、刻苦磨练,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陈曦以“我从来不是所谓的男神,我只是一个跟大家一样的学生”开场,与观众分享他的创新创业之路及对创新创业的感悟。他认为创业的前提是创新,而创新主要来源于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创业方法和创业前辈四方面的积累:创新思想要通过宏观思考、微观分析、改变他人和改变自己的四种途径去提升;创新技术包括原创性创新和改进性创新两种模式;创业方法要从学好基础知识、多听多看多思考、坚持不放弃和团队合作入手;创业前辈需要结交并懂得见贤思齐。

2.jpg

杨理斯着重介绍了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内容。“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志愿服务将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参与力量、社会普遍参与和认同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大众习惯的生活方式,他希望武大学子都能够积极地将志愿服务融入到生活中去。他还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方式,提出对志愿服务未来发展的思考,并分享了他在贵州石门乡一年的支教经历。

樊雪峥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强之星。他讲述了自己在挫折迷茫中如何成长的故事,并分享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支教服务的经历。他用“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下三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激励自己,希望在座同学能够“尽情地追逐自己的目标,不要太在意结果,不要去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赵成毅分享了她在武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首期培训班的学习成长经历。她讲述了在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挂职锻炼和在园博园做志愿者的感受,及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理解。她热情鼓励广大新生:无论选择什么道路,都要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去尽己所能,端正三观,坚定信仰,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优秀武大人。

1.jpg

最后,上官莉娜老师为本期学生讲师团作了精彩点评。她认为,没有迷茫的青春是不真实的,不会面对迷茫的人是痛苦无助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面对迷茫的能力决定了他的人生是否会幸福。 她从四位代表的分享中总结出面对迷茫的正确方式,即拥有基于正确自我认知的梦想、“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支撑你走完这条路的执着。上官老师勉励大家,青春需要梦想点燃激情,需要沉淀来激发理性,更需要执着来达成目标。只有通过不断努力获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自己的青春赢得尊严。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