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海派文化的阐述者”的陈丹燕,最近推出了8年来的一部新长篇《慢船去中国》,因其营造了浓厚的上海气氛,被人称为“小资教母”。日前,陈丹燕坐了23个小时慢(火)车来到北京,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自从由《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红颜遗事》、《上海的金枝玉叶》等构成的“上海系列”出版以后,不少读者把你和你的写作,当成上海风格的一部分,更说你的文字精致而空灵,却怎么看都带着一股颓废的贵族气。
陈:我的写作与上海这座城市,甚至是和它的风格联系起来,大约只是碰巧我居住在那里。但不管我已铺排下多少上海人的命运,应该说探讨的都是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对人性的表达。所谓“颓废”的贵族气,应该说是人们对上海文化的一种误读。我非常希望能在作品中还原被误解的上海时尚。
记:真正的上海时尚是什么?
陈:许多人可能觉得,上海人就是崇洋,就是怀旧,就是渴望着回到从前,而上海的本质就是商业。我倒觉得,上海更有一种文化精神,这影响着我,但真正的内涵是什么?我还要继续找。
记:很多人认为,你在文字中制造了一种氛围。这种让人浸淫其中的氛围是“小资”的?
陈:一个人写作惟一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我在“文革”中长大,意外地接触了欧洲文学、交响乐等,它们可能成就了我的“文化结构”。我的文章里有许多并不是中国语文里的东西,比如一些词,可能就是傅雷先生造出来的,我们看翻译小说看多了,以为那是中国自己的词。而这些是不是“小资”?就是读者的感受了。
记:你理解的“小资”什么样?
陈:记得很久以前有人评价,说张爱玲等小说家是那种自私、冷漠的女人,如果你跟她同时代,会很反感她的做派,但是隔了60年看回去,就容易接受她们了。时间过去了,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就不一样了。“小资”这个词据说这几年已经“过时”了?我总觉得,任何感受只有存在于内心,才是根深蒂固的,任何姿态只有发自本来,才不会做作,写小说是这样,生活更是这样。“小资”应该是一种内心自在吧。
记:有人把你称为“小资教母”。你听说过吗?
陈:很多人问我,你总是在咖啡屋里写小说?我说写过,于是听说有些人就跑到咖啡店里去写字了。这个如果叫“小资”,那可不是我教的。
记:看了《慢船》,觉得里面的温情不像以往那么多了。
陈:对,已经有人评论说,《慢船》里刻薄多了。其实,我希望所有的态度都是温和的。刻薄或许是更加敏锐的表现,但我更相信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坏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安安详详地去看,这样才能回到它本来面目上――原生态往往是被隐藏着的,需要剥离。如果都用激烈去表达,就会产生抵制,蕴涵其中的好玩的东西会被遮掩起来。保留着一种对世界的慈悲,能让人更加宽容地对待文化――这是“小资”的态度吧?
“小资”应该有一种放松,对自己作品发表出去的版本,哪怕今后要大大改过,也有一种悠然自在的态度,我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能算是“小资”,更谈不上是教母,因为我会很在意自己没有把握好的地方,我希望很快改过。
来自: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