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写作进入“男色时代”?

来源:jiejie   发布时间 : 2003年12月02日 10:37   点击量:

长江文艺出版社近日透露,2004年他们将以5万册起印力推葛红兵的新作《沙床》,并宣称葛红兵是他们打造的全国首个“美男作家”。在“美女作家”们逐渐落寞的时候,出版商又盯上了“美男”的噱头,难怪有人提出:中文写作进入了男色时代?
中国首个“美男作家”?
  临近年尾,2004年文学界的新一轮选秀即将拉开帷幕。在对外宣传时,长江文艺出版社把葛红兵冠以中国首个“美男作家”的称号,并称这是长江社“2004年第一秀”。
  该书编辑姚梅表示:我们并不认为这是“炒作”,也不认为这会构成对葛红兵及其作品《沙床》的贬低,因为“葛红兵的确长相英俊,有明星气质嘛”。“美男作家”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一片哗然。
  “他们那么说,我没有办法。否则他们就要和我翻脸。他们在合同上签订了一个附加条款:必须配合出版社为此书出版所作的宣传。我现在尽量做的是――不阻挠。因为如果阻挠,他们恐怕真的被动了,首印5万册,会亏本。”葛红兵说,“我只是写作,只是渴望自我表达。我现在躲到国外,不回来参加宣传,我觉得读者会有眼光的,我的文笔比长相好。”
  葛红兵还提出,这个词“暗含的意味可能是‘对我的写作的怀疑’。别人可能认为我喜欢这个词,但是,要知道我是很痛恨这个词的”。
  除了称葛红兵为“美男作家”外,出版社还在《沙床》的介绍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他的迷茫感伤似乎来自村上春树,而他的深切冷酷又似乎来自米兰?昆德拉……精神秉禀上,葛红兵更接近卢梭,浓郁的爱欲气息、深重的悲悯情怀、真切的罪感意识构成了《沙床》的主基调。”一位网友在看到这段话后,认为“肉麻”已经不足以形容自己的感受,遂用了“骨麻”二字。
  虽然不少人对“美男作家”十分反感,但还是有更多的人开始有对这位“美男”充满期待。《沙床》一书还未出版,在互联网上就已经有网友创建了《沙床》的主页。有媒体称,此主页注册几天,便跃居博客周点击率排行榜第三名,该网站也因点击率过高几近瘫痪。
  在这个主页里徘徊的大部分为女网友,她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美男作家”的爱慕,甚至有网友的签名是“我所爱的无非是葛和真理”。有了读者对“美男作家”的期待,出版社决定将出版日期提前到今年11月底。
曾经的“美女作家”和身体写作
  “美男作家”的出现,让人联想起了曾经叫嚣文坛的“美女作家”。事实上,身为中国文坛最为活跃的青年学者之一,葛红兵当年曾不止一次地对“美女作家”提出批判,有媒体称,葛红兵还是“身体写作”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富有戏剧性的是,在“美女作家”日益落寞的时候,葛红兵自己却以“美男作家”的面目出现了。
如今,不少“美女作家”们表示,“美女作家”的称号使自己受到伤害。“当时出书的时候我才25岁。”一名曾经的“美女作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春、美丽”是书商找到的卖点,而且事实证明这是极其有效的卖点,于是她就妥协了,从此打上了“美女作家”的烙印。
  “但是我现在已经差不多三十了,我总要老的。”她说她后悔当时同意用自己的“容貌”作为卖点了,她现在还在写作,她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的确有了提高,但是,无论接触哪一家媒体、哪一家出版社,对方总是坚持宣传她是“美女作家”。
要实力不要噱头
  葛红兵被包装成“美男作家”一事引起了出版界的反感。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臧永清说:“刚刚三十出头的葛红兵由于近年来非常活跃,在各种报刊发表了相当多的文字,同时也推出了好几本自己的书,并且结集出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再推葛红兵的新作,并且以5万册起印实际压力非常大,但是出版社以‘美男作家’的噱头来炒作,实在让人倒尽胃口。”有宽容者则提出,在这个商品社会,使用“美女”、“美男”的推销手段也无可厚非,但除去这个噱头之外必须有真正好的东西。“如果果真是既‘美女’又‘作家’岂不是锦上添花?”某出版社李先生说。
  不少业内人士也提出,“美女秀”、“俊男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真正地提高实力和质量才是长久之计。“顾客买的是商品,推销手段再花哨,那只能吸引顾客一时,吸引顾客第二第三次去购买商品的只能是质量。”

来自:舜网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