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炒作协”又掀高潮

来源:jiejie   发布时间 : 2003年12月02日 10:23   点击量:

  数月来,“作家炒作协“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先是六七月份湖南省作家协会老作家余开伟、黄鹤逸先后退出湖南省作家协会,紧接着,上海“新生代”作家夏商也宣布“退出上海市作家协会”。10月10日,颇具影响力的山西作家李锐发表辞职声明,宣布辞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职务,同时退出中国作家协会,只保留山西省作协会员的资格。和李锐一起辞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职务的还有作家张石山。为了澄清“种种传闻和流言”,11月15日,李锐又将《致文友公开信》发送到文学界朋友的电子信箱,重申了退出中国作家协会、辞去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职务的决心。他们的行为把“作家炒作协”,推到一个新的高潮。
  李锐是对近20年的中国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写出了《厚土》、《无风之树》、《银城故事》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批评家孟繁华认为,“李锐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在都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就“退出中国作家协会、辞去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职务”这一事件,李锐拒绝任何形式的采访。在发给记者的《致文友公开信》中,他提到自己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深感作协日益严重的官僚化,“官本位的等级体制令文学日益萎缩”;而作协的换届选举成了被权力操纵的木偶戏,因此患上了“换届综合症”。他表示,今后将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学创作当中去,履行好专业作家的职责。写过《吕梁英雄传》的作家张石山表示,山西省作协的副主席“成了裱糊门面的”,很多只是充当摆设,“不作为,就是一种腐败……我不愿意替他们裱糊门面了,我不想当泥雕木塑的‘人桩子’了。所以断然辞职。”他们表示,辞去山西省作协副主席以及退出中国作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同时也是由于现在的宽松气氛允许他们表现自我意志,李锐说:“我把多年以来的想法终于付诸行动。”
  李锐和张石山的做法在文坛激起剧烈反响。残雪、何立伟、陈村、刘亮程等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家纷纷对此表示支持和敬意。今年6月退出湖南作家协会的老作家余开伟认为,李锐和张石山的退出,是对自己和黄鹤逸今年6月和7月退会的实际支持,“他们的这种做法保持了一个作家的正直和良知”。南京作家叶兆言说:“我相信李锐这么做,是考虑到一个作家应有的尊严。作家是否伟大,另当别论,但是作家的自尊不能丧失。许多事情其实与一个真正的作家没任何关系,很感慨李锐说的‘保留山西省作协会员的资格已经足够’这句话。这是一个底线,和李锐一样,我也希望自己能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学创作当中去,履行好专业作家的职责,这已经足够了。井水不犯河水,不要再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羞辱作家。”
  在这一事件中,作家协会的性质和作用又被尖锐地提出讨论。作家们认为,李锐和张石山的行动就是“促进作协体制改革的最好的做法”。老作家余开伟认为,作协应该走向民主化、法制化,增加透明性、民主性,“变现在的衙门化为真正的作家自愿组合的文化组织”。他大声疾呼:“作协如果要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和艺术发展的需要,一定要改革,否则,必然会灭亡。”上海作家陈村认为,作协应是写作人自愿结成的社团,应是全心全意为作家服务的机构,而不是某些人领导别人或借作家之名自肥的组织。
  不少作家虽然对当前作协的状况相当失望,还是从另一方面肯定了它的部分作用。北京作家林白认为,虽然自己跟中国作协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很游离的状态,“他们的作代会,青创会从来没有邀请过我”,但是“中国作协里的中国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对我是有帮助的”。北京作家残雪说:“中国作协没有什么意思,退了好。不过我懒得退,嫌麻烦。里头有个机构,叫权保会的,还不错。”这些言论表明,作家确实需要一个保障他们权益的机构,而真正为作家做事的机构是会得到作家们尊重的。辞职不退会的张石山说:“对于栖身其中多年的作家协会,我充满感情,也还存有希望。我将继续关注作协的工作,希冀看到哪怕极其微小的一点改良。”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另有许多作家拒绝就此事发表意见。
   李锐
  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9年1月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先后做过6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8年转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98年当选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小说《厚土》、《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等,另有思想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另一种纪念碑》等。其作品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张石山
  1947年出生,1966年高中毕业,当过侦察兵。复员回太原,因写小说,1978年调入山西作协,1984年任《山西文学》副主编,1985年接任主编,1988年以一级作家身份进入山西文学院。主要作品有《吕梁英雄传》、《摩崖符咒》、《血晨》、《放鹰》、《侦察英雄》、《徜徉薄州府》、《走马黄河》等。

 

  李锐的小说《银城故事》是近几年中国文学的杰出成果之一。

  张石山的小说《吕梁英雄传》
来自:南方都市报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