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秋时多言愁

来源:笑佬   发布时间 : 2003年10月13日 15:56   点击量:

中国历代文人逢秋多多言愁,似乎是惯例和传统。时正值万木萧条的深秋,残花飘曳,黄叶纷落,秋虫哀鸣,飞鸟乱啼;更兼得,秋风瑟瑟吹清冷,秋雨淅沥落无声,碧树繁华逐凋零,大地苍茫多朦胧。人置身于此中,自然是胸中顿生万般感慨、郁闷、悲伤的情感来……
                 
  唐代诗人李白算是豁达的人,见秋也知愁。他在《子夜吴歌》中吟:“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将女人怀念边关丈夫的哀苦心情,委婉道出。杜甫的著名诗篇《登高》含秋意的名句尽现苍凉,“无边萧木纷纷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白居易作《琵琶行》,开头就是秋色入目悲,“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萧瑟。”到结尾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岂止是多愁善感?只因人到伤心处,愁到有泪肆意弹!
                 
  至宋朝见秋多愁的词,更是可以信手拈来。苏东坡的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不著一个秋字,却浸透慷慨悲壮忧郁的韵味。侥幸他写在中秋,如进入晚秋时分,真害怕这位豪放派的词坛领袖,作出叹息悲号的文字来!
  名词人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寓愁绪于深秋,沉哀透骨逐成千古佳句。另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亦是写在花落飘零的秋天里。其著名的《声声慢》中,令后人记忆最深的精彩之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内有“遍地黄花堆积”的词句为证而估计,大约也是在迟暮的秋季。
  北宋的范仲淹,是朝廷的重臣,文章天下闻名,少有诗词,但不知为什么,一动笔填词,竞也是逢秋而愁。他在《苏幕遮。怀旧》中,开始“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还能把持得住大人物的架势,渐到“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缠绵悱恻,黯然神伤,英雄突兀气短!很难想象这感伤的文字出于他的笔下。
  到近代女革命志士秋瑾,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更是秋愁集大成的绝唱!有人誉之她为现代巾帼丈夫,无须多说,当诵此诗,便无人疑其徒有虚名耳!
                 
  我素来乐观,这大约和我现在社会中,扮演的无足轻重的,小小角色有关:既是无权无名无钱的“三无”概念族;又是“空有两只手,在家吃闲饭”的人。至于吃不上大虾,住不上别墅,开不上私家车,不值得弄出一腔愁绪来折磨自己的神经。天下事管不了,国家事有人管,孩子的事说了不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倒也乐载乐哉。那苦恼和沉郁的玩意,结果是千转百回寻不来!但我敬重那些“生不满百岁,常怀千年忧”的人物,毕竟是快人快语的真性情,不似我这麻木之人,落叶不知秋愁也!
                 
  我景仰上述大家的满腔秋愁,是因为皆发自生命灵魂之呐喊!其文字声音至今,如雷贯耳,不绝于世。或忧边关将士,或忧命运多蹇,或忧情人离合……皆秋到深处出真情!这必将感动和震撼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多的人于深秋中,多为忧国忧民的悲壮慷慨之士!
                 
  但我不会,硬将秋来强说愁:不是风流潇洒的追梦人;不是秋潮涌来的弄潮儿;更不是喝上半瓶白酒,摇摇晃晃醉倚栏杆,大洒英雄泪的主。我仅仅是秋天里的一个笑脸观赏者。我只能嘲笑自己:双鬓飞霜空度日,秋到深处为谁愁?

来自:榕树下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