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说《似水年华》看起来懵懂又无味,待我看过之后,觉得这像一个慢节奏,淡化情节的神话。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在一次萍水相逢中被彼此深深吸引,最后天各一方。整个故事像一弘清泉在天际缓缓流淌,发出天籁之音,能唤起人心最深处,最柔和的记忆,却遥不可及。
我总觉得文与英彼此吸引,事实上是潜意识对自身状态的不充分肯定,还有另一种对生活的好奇与向往,只是现实掩盖了它们。因为面对现实我们无可奈何,在似水的年华中我们更是无能为力。我不知道文与英之间的算不算爱情,但我敢肯定这种擦肩而过会成为刻骨铭心,这种回忆只适合在逃离现实的寂寞角落里一点点拿出来回味。
我想黄磊以前的三十年应该有某个擦肩而过的瞬间让他至今还回味,或是因为他性格中的执著,或者想结束以前的某种迷惘,或是想开始某种新的清晰生活状态,才有了这部戏。
究竟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妙的故事,这样一种奇异的情感,我不得而知。
直到昨天,我买了他的《似水年华》的专辑,才明白了一点点。
当我,一个17岁的女孩静坐着用心倾听一个三十岁不知是男生还是男人的书生倾诉心声,听他感叹年华似水,听他轻轻拨动琴弦吟唱属于他那个年代的旋律。
我本以为因为年龄的悬殊自己无法听懂那些,其实我懂。
说不知他是男生还是男人是聪明的,连他自己也说:“我觉得我们有时候像青年,可是已经不青涩;我也觉得有时候我们像中年,又没有那么中庸。没有把生活看得那么透彻,可是又老觉得自己已经透彻得不得了。”我见过许多我身边他的同龄人处于这种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他们总是在煽情与感动中显出20岁的冲动,却与轻狂无关;又在低调的现实感叹出四十岁的无奈与疲惫,却略显幼稚。
其实,他还只是个书生,家庭条件又很优越,与现实生活毕竟还有距离。我看我家乡小镇上有许多他的同龄人装扮入时地在街上闲逛,显得无奈与迷茫,仿佛是世界从没有给过他们机会,其实是他们将自己隔离在机会以外,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代价与努力。事实上,这代价是很大的,他们没有财产,没有文凭,不可能享受太多物质,要么就要付出很大努力。他们对现状愚蠢的自满足,倒显出生活的智慧,唉!
黄磊说这部戏是他的“一个记忆,一个类似结束的东西,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让他看到“面对青春过往岁月的时候,有过的坚定,有过的执著,有过的那份纯美的爱”,同时又要“轻轻地跟它招手,说,‘再见’,因为必须再见。”我觉得他还是个勇敢的有信心的三十岁的人。
事实上,每个人很多时候都面临着选择与舍弃,或者说是不得不选择的选择和不得不舍弃的舍弃。选择未来的,舍弃过往的,这最自然的事似乎变得异常残酷。
童年时不懂珍惜过往的情感;青年时会冲动地向往未知的前方;中年人已经有了权衡利弊而取舍的能力,懂得进退的艺术;而老年人虽不想选择前方的尽头,也舍不得以往的,但他们会用结束来解脱这种痛苦。只有他们这代人,三十岁的这一群特殊的人,因初涉世后的迷惘畏惧阻力而不敢前进,但对明天仍存希翼;对过去有着太多的不舍,却在世俗的成熟标准的束缚和现实生活的压迫下不得不与过去挥手再见,所以常有一种莫明的痛楚。
但我常羡慕这代人,这浪漫的一代人。他们用吉它在夕阳下的校园中的某一块草地或依着一棵树便可以拨弄出一代人的经典。那么简单却可以打动人心的旋律,那么清澈透明的字眼,让我们感受到校园生活中纯粹的快乐与幼稚的伤感。他们对爱情的态度是慎重的却不会为此受束缚,会追求快乐但决不把爱情当消遣。
现实生活中,他们是碌碌的大龄青年,很多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上班族。但他们骨子里的乐观开朗,让这个和平安详的社会中散发出怡人的生机与希望,让人觉得舒服。
“年华似水”这种感慨是黄磊这种不安分而清高的书生才会喊出来的,更多三十岁的人只会将这种感叹藏在心底。正如聂努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他们需要的而且正在等待的只是岁月的风霜的洗礼的沧桑的考验,进入岁月的深处,到达人生的高境界。
这个年龄,三十岁这个年龄的门槛我还没有跨过,可能等我三十岁的时候,会坐在这个门槛上,拥有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感慨,不同的希望与无奈,不同的快乐与伤感,或者根本来不及坐在这个门槛上走神,谁会知道呢?但我依然期盼着。
也许我们都一样,在等待似水的年华带我们走向岁月深处的某个角落里去。
除了这个,似水的年华还可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