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作者:杨睿
图片作者:赵崇楷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使命。4月4日上午9时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生会功能型团支部和本科生团员、学生代表约30人,集合前往施洋烈士陵园进行清明祭扫。

缓步进入园中,学生有序登上石阶走至施洋烈士纪念碑前,在学生代表邱岳伟主持下,全体学生默哀三分钟以致追思。

黄瑞琪同学发言讲述施洋烈士捍卫劳工权益的英勇事迹,介绍烈士“以知识捍卫正义,以专业服务苍生”的精神,将铭记历史的责任与开创未来的使命紧密联结,将民族复兴的事业与信管青年的担当紧密结合,呼吁青年牢记先辈奉献,弘扬二七精神,书写新时代华章。

全体学生依次向施洋烈士纪念碑献花致敬以表哀思,并在葛友权同学带领下郑重宣誓。祭扫结束后,参与人员有序前往施洋烈士纪念馆参观,深入学习施洋烈士生平事迹,感受革命文化与共产党人精神的熏陶。

离园后,参与人员就祭扫感悟与参观体悟进行了回顾总结与心得交流。在总结中,功能型团支部的王鑫同学写到:“进入施洋烈士纪念馆时,正好遇到讲解员在讲解施洋烈士领导京汉铁路罢工、为劳工权益抗争直至英勇就义的事迹。从“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的铮铮宣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那万千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缅怀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作为信管学子的我们,应当不忘历史,不负先辈所托,担当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以专业报国,将红色基因融入科技创新,用实干精神践行时代使命,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中国,书写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篇章!”
功能型团支部的杨静萱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清明时节的祭扫,不仅是对先烈的追思,更是对青春的叩问。离开陵园时,胸中激荡着一种庄严的使命感:作为信息管理学院的学生,青年使命不仅在于铭记历史,更在于用当代技术让红色精神焕发新的生命力。让我们以键盘为笔,以代码为墨,在数字世界里继续书写先辈们未竟的理想,这才是新时代青年对革命精神最好的传承。”
清明祭扫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擦亮初心的精神洗礼。通过瞻仰烈士纪念碑、宣誓明志,参与本次活动的团员青年们在庄重肃穆的仪式中深刻体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增强“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倍感激励,增强了在新时代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服务中贡献青春力量,实现“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青春誓言的精神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