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提出,文化创新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主线,而“互联网+”则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文献机构作为文化事业的主体,在这个被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的特殊时期中,积极开展创新服务,激发“文化 +”潜能,唤醒了文化事业的新发展。
01背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们被迫成为“宅之一族”,文献机构的日常服务也受到巨大冲击。作为传统机构,其创新服务关乎社会运转;作为图情档专业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创新服务是学界的研究前沿。所以,在后疫情时期,文献机构如何运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项目组希望通过对文献机构在后疫情时期的创新服务进行了解分析,从而为文献机构的服务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02项目概览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本暑期实践项目聚焦于国内文献机构在后疫情时期的创新服务情况。在7.27—8.26总计30天实践时间内,7名成员分工合作,对各省级行政区的主要文献机构开展的创新服务及其效果、记忆机构对疫情的应对措施进行调研,最后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为大众和相关研究者提供数据可视化平台。
我们的挑战有哪些?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颇具挑战性。首先,本项目成员对国内三十四个省级文献机构的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进行了手动整理与统计,克服了数据量庞大、收集过程繁琐等困难。其次,平台设计的技术难度较大,不仅需要小组成员对相关技术充分了解、深入掌握,还要具备一定的学科思维和实操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依据专业知识构建研究内容体系,并开展线上、线下的实践活动。尽管困难重重,在老师的悉心指导、成员的高度配合和队长的出色领导下,实践项目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我们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及时反馈
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合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线上讨论,并综合考虑专业性质和个人特长进行了分工。小组每三天会进行一次讨论和总结,以相互激励学习,并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情况。此外,成员完成日常实践任务后,会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找出实践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方法二:定性+定量
我们综合运用数据分析、问卷调研、实地探访、电话联系等方法。如在对三十四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调研时,我们采用活动分类表的形式进行定量调查,如将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并进一步细分为宣传维稳类、文化互动类、业务运行类、新兴直播类以及其他五个类别。我们还甄选出最受欢迎的优秀案例,做到定量定性相结合,并为实践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方法三:实地调研
为了加深对文献机构了解,我们联系了所选实践地的文献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采访,从而了解本地区文献机构的服务状况。通过面对面采访我们了解到文献机构本身对于后疫情时期的创新服务是具有倾向性的,在未来服务中还是以线下为主,兼以线上的形式。
03 成果展示
#问卷分析
在对文献机构进行调研的同时,我们在线上发布问卷,以获悉大众对文献机构在疫情前后的服务变化的关注程度。我们共累计收到179份问卷资料,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非常宝贵的数据:(1)学生群体以及教师群体作为文献机构服务的体验者/用户之一,对于后疫情时期文献机构服务调研有过较多体验,对这类问题较为关注。(2)不同类型机构的服务被利用次数存在差异,疫情对于人们的机构体验有着巨大影响。(3)群众对传统服务具有一定的了解,对创新服务的了解却较少。(4)在文献机构整体服务方面,创新程度和主动程度都未达到群众的满意值。
#定量分析
除了问卷调查,调研组用Excel表格形式划分文献机构的创新服务类型,采用点击量、播放量、阅读量、报道媒体等指标展现文献机构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文献机构的创新服务类型以及影响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如在各大文献机构中,最为普遍的服务依旧是那些已有的传统服务,如档案馆服务中的线上查档、线上预约,均占全部档案机构的80%以上,创新模式中的线上讲座、线上直播则分别占比40%,11%左右。对于平台使用程度而言,我们以浏览量作为标准,可以看出,官网依旧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焦点访谈
形式一:电话访谈
疫情时期,为了保障队员的人身安全,调研组采取电话采访的方式与专业人员进行连线,他们也对我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答,对于拓展本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作用,更让我们了解到文献机构创新活动的流程,即根据文献机构工作者自身的创意点进行发挥,并根据大众的意见反馈情况不断尝试。陕西省博物馆的张主任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博物馆发展做出了深入回复“我们可以看到,博物馆面临一个新的环境——互联网环境,通过互联网包括虚拟体验、直播、休闲娱乐软件等手段,都大大提高了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新媒体的应用,我们整个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变成了一个双向的过程,不在是一个传播固定知识的机构,通过互联网,它可以突破一个时空的界限。通过和网友的积极互动体验,变成一个开放性的场所,未来也想通过和观众更多的互动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更新对外传播方式,增强用户体验。”。
形式二:深度访谈
我们对信息管理学院政务与档案学系的王玉珏老师、王平老师以及肖秋会老师利用微信、邮件等形式进行了深度的问询,从中认识到疫情期间文献机构的作用。老师们的专业讲解加深了我们对这些活动的目的和运行机制的理解,如肖秋会老师针对“疫情到现在,档案馆相对于之前在线上增加了一些活动,比如有线上的直播、讲座还有纪录片等形式,但是数量较少,老师对这些活动有什么看法”的问题,做出了“在线活动是疫情期间的常态,各行各业的活动都只能在线进行。档案馆在线活动的深度、广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关键在于活动的主题能否关系人们的生活、工作或者情感,活动的形式能否方便公众参与,能否让个人都能表达自我并建立与他人的沟通机制或渠道。”的答复,让我们对档案馆在线活动的主要针对人群以及活动服务的锚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形式三:线下访谈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丰富性,调研组成员对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了访谈,并在线下对他们的展览和服务进行体验。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人们对于文献机构在后疫情时期的活动效果、活动内容、活动不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且他们也对文献机构的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有一位贵州铜仁的女生表示“文献机构整体服务不足主要体现在不主动给游客提供引导,比如讲解需要预约或者统一讲解”。我们在展览体验和线下实践中,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文献机构创新活动的深刻内涵和活动目标。
#成果可视化
形式一:大数据词云
我们搜集文献机构媒体平台下的留言,技术组成员编写Python程序进行词云设计,过滤掉大量的文本信息,使我们可以直观地领略文本的主旨,分析文献机构在服务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形式二:信息平台
我们除了希望能将疫情时期特殊化、创新化的服务变得普世化、大众化,让文献机构的服务真正惠及大众外,还期望能够提供数据可视化平台以供大众使用。
该平台是国内文献机构后疫情时期创新服务调研成果的数据可视化服务平台,提供美观的界面,体验良好的交互设计,并通过进一步完善逐步打造为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该平台内容多样,包括文献机构暂停与重启服务的时间轴、优秀案例“大事记”以及团队介绍等。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我们编写了平台的使用说明书。
04成员心得
队长-王春晓
作为团队领队,我在此次实践中也受益匪浅,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识,还提高了组织和协调能力。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让我们亲身体会到社会的真实,当烈日酷暑难耐,当我们跑步访问路人却遭遇一张张冰冷的脸,当我们发放问卷一次次被拒绝,我们选择用勇气和乐观去面对。
公文组代表-何善平
我真的非常高兴能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齐心协力完成此次实践。认真负责的队长,细致耐心的调研组同学,技术超群的技术组同学,文笔优美的宣传组同学都让我们这次实践的成果显得异常丰硕。团体的力量让我很感动,成员之间互通有无,合作互补。融洽的氛围下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彼此之间更多了一份愉悦与自信,而在最后大家的相互包容,共同奋进给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技术组代表-汪玉晟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虽不能“以有涯随无涯”,却可以在挑战自我中不断进步成长。
我何其有幸,能在一位负责任的老师的指导下,和这样一群认真勤勉的小伙伴一起参与这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奖项诸事已不再重要,因为我回归初心,相信着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从疫情过后文献机构复产复工情况和后疫情时期文献机构的创新服务调研中,我从学院特色的角度认识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微观中国”。
宣传组代表-田越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也合力完成各项任务,不断地为整个调研发光发热。我们攻克了难题、克服了困难,离不开老师的指点迷津,离不开队长的悉心指导,离不开我们每个成员的努力。本次实践丰富了我的暑期生活,拓展了我的专业认知,提升了我的撰文水平,增强了我的合作意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相信我们队伍会越来越好!
05实践总结
调研过后,我们发现很多文献机构将信息化管理、知识管理模式以及其他先进技术运用到疫情时期文献服务管理服务中,这对文献管理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且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了诸多文献机构的活动共性:(1)节日专题展览等特色活动。(2)线上平台加速建设。(3)跨界合作。(4)文化扶贫。(5)组建抗疫和帮扶小组等。这一系列结合时代特征、可观、可感、可操作的创新服务,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
总的来说,新冠疫情这类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到来,对传统的文献机构管理工作以及服务举措带来很大冲击,而很多文献机构适应时代变迁,跟紧时代步伐,将时代特征融合到文献机构服务管理中去,更好地发挥了文献机构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文献机构的资源优势,实现文献共享和文献数字化利用。
我们从所学专业的角度,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