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下午14:30,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第八期“大河讲堂”活动在长江文明馆多功能厅举办。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林云发、沈卓成等八名同学,前往武汉自然博物馆参加本次活动。

武大水院学生抵达长江文明馆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轻工大学、阿拉善SEE组织机构、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园发系统单位以及社会群体的代表约260人。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武汉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长江日报》特约专栏作家周元老师。
讲座以“走进五十六道门”为主题,武汉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周元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五十六道门,深入祖国的边疆旷野,探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各民族的民风民俗,开启了一场探寻生态少数民族风情之旅。在本次讲堂上,周元老师用一张张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照片,一个个浸透民俗温情的小故事,讲述了他独自深入民族村寨,寻访原生态少数民族风情的独特经历与生活感悟。使大家领略到了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独特魅力。同时,本期讲堂还设置了互动换节,在座听众积极举手提问参与互动问答,就民族文化以及周老师游访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展开交流与讨论,充分展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其乐融融之景。

第八期“大河讲堂”讲座现场
此外,水院到访学生一同参观了武汉自然博物馆。在其中,同学们了解到了与大河相关的地学背景与河流自身的生命史,世界代表性大河的生物多样性、联系性与差异性,以及生态系统演替与生命演化的自然规律,同时还领略到了长江流域风光与生态文明,黄金水道与丰富物产,悠久历史与璀璨文明。

长江文明馆参观拍摄图
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所形成并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总结,也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兴则文化起,民族衰则文化竭。本次活动,同学们领略了少数民族的别样风情,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更是推动了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与长江文明馆的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