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辑】预防血管疾病,关注血管健康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20年08月30日 02:37   点击量:

8月21日,为了加强血管学科建设,普及血管疾病预防与检测概念,提高大学生对血管疾病的重视程度,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科医师王瑶瑶老师为我院“血脉寻理,‘医’路并肩”实践队进行了血管早期病变检测技术的详细介绍。



通过王瑶瑶老师的讲解,实践队了解到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其中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评估指标便是——血管健康与病变。动脉功能损害是包含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早期血管病变,所以可以将动脉功能损害作为早期的血管损伤指标。



王瑶瑶老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目前常用的血管健康监测方法。包括:反映血流介导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释放功能的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FMD)、评估动脉僵硬度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降主动脉僵硬度和顺应性有关的心踝血管指数(CAVI)、判断受累血管阻塞程度的踝臂指数(ABI)。并且具体讲解了这四种评估方法的原理、应用与操作,使我们有机会了解血管学科前沿的技术,加深了我们对临床医学的认识。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接触到了血管医学这一新兴医学领域,了解到心血管疾病对于当今人们健康的威胁,意识到血管健康的评估与检测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一项重要前提任务。不管是临床应用,还是科学研究,均应关注血管这一评估靶点,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其次,要加大力度推广血管医学整体评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不能等到疾病发生以后再进行治疗补救。器官是果实,血液是营养,心血管系统是树干。我们要重视心血管健康,使身体这课大树茁壮成长。数棵树为林,千棵树为森,让我们一起共同构筑国民健康之林。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