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下午,由共青团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委员会主办,院学生会学习部承办的“梦想课堂”系列讲座第一讲在bilibili直播间与大家初次见面。第一讲以“科创兴国,术业专攻”为主题,邀请我院手握6篇SCI论文、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2019年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2016级基础医学专业谢天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自己的学习科研经历,为渴望开展科研的同学们答疑解惑。

此次讲座分为经验分享和互动答疑两个环节。其中,经验分享由四个部分组成:为什么做科研、居家可以做哪些科研工作、如何成功申报大创项目以及科研有哪些学习工具。
对于做科研的原因,谢天以课本内容为例,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我们研读教材时不难发现,有许多知识尚未完善,有许多病因与机理尚未明确,因此科研的意义就在于对知识的进一步的挖掘和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同时,他表示,做科研的理由千千万万,希望同学们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
鉴于疫情居家的特殊情况,实验条件受到了一定限制,为此,谢天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宝贵建议,用于居家学习期间提升科研技能。他将科研技能归为七项:文献阅读、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图片绘制、论文撰写、课题设计与演讲答辩。谢天建议,同学们可以利用充裕的时间进行科研技能的培养,例如在家中就可以很好地进行文献阅读。在文献阅读方面,他鼓励同学们多积累专业性生词和专业知识,以克服阅读文献时的单词障碍和实验理解障碍。关于实验操作,他将其分为在实验室里动手操作的“湿实验”和利用计算机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干实验”,认为我们在家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干实验”的学习。对于数据分析、图片绘制和论文撰写,他建议同学们学好统计学基础,掌握SPSS、Ai等软件的使用技巧,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来完成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最后,他指出课题设计与演讲答辩这两项技能都建立在对自己的课题熟悉程度以及对研究意义的把握——这正是大创申报的关键,也由此引出他接下来对于大创申报的经验分享。
关于大创申报,谢天认为,大家应当提前在学校相关网站查看申报通知,并对自己的课题准备做到未雨绸缪。其中,课题撰写与答辩对申报项目而言非常关键,谢天多次强调,熟悉自己的课题以及把握课题研究意义十分重要。
对于科研的学习工具,谢天向大家推荐了B站Osmosis中文平台以及BioArt、奇点网等微信公众号,并鼓励我们关注医学科研领域的书籍、期刊杂志和官方网站。只要充分利用好自己身边的资源,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可以在科研的道路上奔跑不息,进步不止。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互动,提出了“如何平衡专业课与科研的关系”“自己专业知识欠缺如何弥补”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谢天学长建议同学们在保证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多进行文献阅读与知识积累,度过自己的瓶颈期,才能最终做到提高学习效率并逐渐树立信心。对于同学们提出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学长一一阅读,耐心解答。一小时的时间飞快流逝,梦想课堂第一讲就在这样和谐愉快的气氛中缓缓落下了帷幕。
“梦想课堂”系列活动仍将继续,让我们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