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医护人员表现出色,我们坚信,胜利终将到来!南京与武汉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我们的心与你们同在!”2月29日晚,我院团委与南京大学医学院团委联合开展了“共饮长江水,共同战‘疫’情”线上交流活动,南京大学医学院团委书记陈笑夜的话语穿过屏幕,久久激荡在两院师生心中,令人动容。
此次线上交流活动通过QQ群开展,两院主要学生干部、团员代表共80余人参加,南京大学医学院团委副书记丁宇,本科生辅导员吴科,我院团委书记李楠,研究生辅导员韩婧,本科生辅导员卡德尔江·库尔班、赵成毅共同参与。我院学生会主席程建洲担任活动主持人。
陈笑夜和李楠分别致辞,他们赞扬了疫情期间广大医务工作者“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精神,勉励两院学子以医学前辈为榜样,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青年医学生的使命和担当,未来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群众。随后,程建洲及南京大学医学院学生会主席刘子瑞通过屏幕共享,详细介绍了两院的历史发展以及团学组织基本情况,增进两院之间的了解。

线上交流活动正式开始后,大家首先就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展开了热烈讨论。同学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表达了国家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对医学生的殷切希望。在这场战“疫”中,无数医护人员在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星夜驰援武汉,昼夜奋战一线,与死神赛跑,护一方平安。大家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实打好临床基础,培养高尚医德情操,在未来,牢牢接过救死扶伤的接力棒,不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随后,大家针对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时事热点进行了回顾和交流。“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唐莎的这段话让大家感动之余更加懂得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谈到“侠之大者,国士无双”的钟南山院士,以及网红医生、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时,同学们表达了对钟老两次奋战在疫情一线、84岁高龄依旧挂帅出征,以及张文宏医生坦荡真诚、幽默风趣、实事求是的敬佩,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医学学习中要更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始终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谨记心中。

武汉大学校长隔空“喊话”陈彦然同学,鼓励她刻苦学习,未来能够如愿“常驻”珞珈山,这一话题让大家对公众人物如何传递正能量、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医患关系中人们应当怎样选择?是冲突还是相互理解?王辰院士的“医患关系是人际间最美好的关系之一”金句,将讨论的热烈气氛再次推向高潮。有同学说道:“在疫情发生前,社会上发生了一些恶性伤医事件,但这次疫情中,社会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患医患之间高度协调、携手共进,为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极大贡献,也让我们对医患关系充满光明的未来坚定了决心。”

在分享自己参与的防疫志愿工作的环节中,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同学们介绍了由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建的捐助团队——NJU自组湖北援助团,开展善款募集、采购物资、定点捐赠等工作,并及时公开相关明细,在社会上获得较高评价,也让交流的同学们赞叹不已。主动参加学校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参与制作《越是艰险越向前》微视频、为武汉大学医务工作者子女以及全国援鄂医疗服务队医务人员子女提供网络教学辅导、认真撰写运动科普推送稿、用心开展“青春战'疫' 共克时艰”网上主题团日活动……两院学子都尽己所能,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最后,两院的学生组织开展了对口交流,互相学习工作经验。

整场交流活动持续了近3个小时,讨论中既有爱心的传递,也有思想的碰撞,QQ群里的热烈氛围让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南京大学医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邱毓灵说:“能够在四年一度的日子里和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小伙伴们交流是难得的缘分,在交流中我发现,我们始终都在一起并肩作战,我们都秉持着同样的信念和理想,将朝向同样的目标奋斗努力。这种找到了同路人的感觉让我非常欣喜和欣慰,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未来祖国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会变得越来越好!”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魏成感慨道:“在特殊时期和南京大学医学院进行并肩作战,但我们也要扛起医学生的重任,努力学习,锻炼本领,不负曾经高喊的医学生誓言。纪录片《中国医生》的主题曲这样唱:‘理想不哭泣,美不会叹息,生命中的热爱怎能忘记,因为它们能在苦难中升华,因为它们从来不会被吓坏’,医路漫漫,希望我们能够不忘初心,保持热爱,砥砺前行。期待与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同学们相约北大楼,共赏珞珈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