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医】“橙”心响应“健康中国”,医学助力乡村儿童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8年08月16日 19:29   点击量:

为助力“健康中国·2030”计划,推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全面普及,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橙色健康行”赴河南省实践队的20位医学生于2018年7月23日至8月6日在沁阳市西向镇捏掌中心小学开设了系列健康卫生知识科普夏令营,并举办了多个趣味健康教育课外活动。

图一-合照.JPG

健康课程,助力成长

针对当地小学教育健康卫生知识科普缺乏的情况,结合“健康中国·2030”计划和医学生特长,志愿者设计了系列健康知识普及课程,包括传染病与抗生素、心理健康、急救知识与相关操作、性与生殖、口腔保健与健康生活。

为评估课程效果,志愿者们在课前课后设置了健康知识水平调查问卷,监测孩子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生活的态度。

医学讲堂,探索奥秘

本次支教活动分别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大脑、趣味身体小知识和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病五个方向开展医学小讲堂,结合知识问答、趣味视频等,给孩子们科普医学知识,帮助孩子们了解人体结构与基本功能,同时为健康教育课程及相关活动奠定基础。

神秘村落,实践防疫

7月27日,捏掌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集合来到舞蹈教室参与“神秘村落”活动。该活动是为巩固和实践传染病防治知识而特别设计,由游戏和讨论环节组成。在游戏环节志愿者将孩子们分为五组,每位孩子拿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生命牌,志愿者们在“晚上”随机夺走一位同学的生命牌;随后到“白天”,志愿者会展示一道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问题,孩子们需要根据先前开设的传染病课程内容来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则可拿回被夺走的生命牌。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很多传染病防治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真正理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场景实践中。

图二-神秘村落2.JPG

乙肝科普,奉献关怀

作为一个乙肝大国,乙肝防治知识的全面普及刻不容缓。7月27日实践队联手北京大学斯坦福亚裔肝脏中心在捏掌中心小学开展了乙肝小课堂活动,带领70个家庭了解乙肝。活动由课前小问答、课堂小讲座、反歧视呼吁三个部分组成。在之前开设课程的铺垫下,孩子们已经有了不少人体结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主持人通过小问答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引入肝炎、乙肝等概念,并介绍了乙肝的典型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

图三-乙肝课堂-讲解.JPG

随后主持人讲述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乙肝患者被歧视的现状,介绍了反歧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邀请了一位“乙肝患者”(实为带着头套的志愿者)。孩子们纷纷献出自己热情的拥抱,并在之后将想对乙肝病人说的话和拒绝歧视乙肝患者的呼吁写在小卡片上。在雨后的操场上,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关怀筑成一道为乙肝病人护卫的心墙。

十五天的支教活动结束了,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将自己所学分享给自己的家长和伙伴们。这恰恰是实践队所期待的,给支教小学的孩子科普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意识;延伸至课堂之外,则是让70个甚至更多家庭受益,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大家携手奋进,一起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献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健康知识、健康观念会普及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