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下午四点,武汉大学暑期实践“探究九零人十年奋斗轨迹,指引新一代未来成长方向”实践队到达明珠园1号楼,开启访谈第三站。本次访谈为集体访谈,主访人柳硕,访谈对象是武汉大学三位博士生——高星冉学长,陈诚学长和雷忠诚学长。访谈围绕他们从本科到博士的十年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展开。
雷忠诚学长
走上三楼实验室,我们最先见到的是雷学长,看上去和我们差不多大,初印象是一个青涩腼腆的少年。访谈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雷学长的经历是和我们最贴近的。
学长在大一时加入比较多的社团,到大二时有了读研的打算,退出大部分社团,专心学习,并兼顾有利于保研的学校活动。大三时努力准备保研,大四进入当时班导的实验室,一直到今天。他认为大学生应该多出去走走,增长见识。他还特别珍视图书馆资源,建议大家多泡图书馆,增长见闻,通过书籍了解世界。
回想起选择的十字路口,学长说“看着同学们都毕业工作自己挣钱,而自己还要继续拿着家里的钱,这时候就会有一定权衡。” 而迷茫是暂时的,理智思索后总能拨开云雾,正如学长说“但有了一定考虑,过了那个阶段以后就更努力了。”
“十年的成长让自己不再受环境的影响,现在可以完全决定要做些什么。”
心中已经波澜不惊,方觉自由触手可及。
高星冉学长
高学长本硕博就读于武汉大学动机学院自动化系,这是他在武大的第九年。
“看到学长学姐们大部分去了一线,比如亚迪当流水线工人,去电厂当运维,但感觉这样的生活并不开心。于是大四想到读研,增长一些门槛和见识。”
学长一开始没有打算继续读博,但仔细算了一下,“同样是拿了一年的在外面的工作工资,同时再额外付出一年拿下博士学历,算下来也是合算的”
学长认为努力积累才能看清大概的一个方向,努力学习,努力实践,方不负青春光阴。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学长说到“有的人重能力和人脉,有的人重学问,有点人重技术,但不管选择怎样的路,都要把那条路走好,好好对待每一件事,认认真真地走下去,总会有收获的。”
学长说“十年蜕变,自己变得越加纯粹,目标越来越清晰。”
陈诚学长
本科就读于三本学校,两次考研最终考上武大自动化系。今年即将博士毕业,未来去向还在衡量之中。
学长本科就读于一个三本学校,在那样一个环境里缺少团队,很少有志同道合的人,暑期留校的人不过百来号。曾经为了锻炼自己,学长“去过济南当服务员,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过来就说‘你好我要点一个菜,火山下雪’。你说‘什么?’‘就是糖拌西红柿’。但有些人过来点菜,火药味很重。那次打工,让我知道自己能与所有人接洽,交谈”
考研时,面对薄弱的数学和英语,学长这样说:“当你想到自己的工资也就三千,而且还要两班倒,那有怎样养得起自己,怎样养活家庭和父母呢?这时候就会觉得数学英语的骨头再难啃,也要咬他一个牙印子,出于那样的求生本能,困难也就不算什么了”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你不知道下一步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规划只能是大体的”。问及学长未来规划时,学长说“要先衡量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才能决定去做研究还是到公司入职。博士的选择也很窄,相比本科和硕士更窄了。就那么几条路,需要自己去衡量和考虑”
“十年蜕变,从感性到理性”。学长建议大家要“时刻问自己我的付出和价值何在”,以清晰的“犹太思维”做事,学会权衡。
想来我们中有的人未来的路会与学长们的路相似,所以感谢学长们的分享和建议吧!愿有朝一日他山之玉,可以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