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2日,万里征程星星火,百年同行煌煌业——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赴四川省凉山州调研民族团结历史项目于下午两点到达四川省西昌市,一行人整装前往市中心“彝海结盟”塑像前开展实践,烈日下的塑像充满着历史的韵味,灼灼然直呼民族团结的心声。
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的艰辛之处,关乎着红军的存亡关头,刘伯承元帅同彝族领袖小叶丹以莫大的勇气和信任铸就了“彝海结盟”的佳话。市中心的塑像仿佛诉说着百年来各民族融合进程中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历史在不断地推进,而“彝海结盟”这个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体现和重大胜利则犹如这塑像一样,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头。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分两组行动。一组队员前往共青团凉山州委员会拜访,州团委副书记日火哈古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并向实践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凉山州团委为纪念“彝海结盟”80周年所举行的“重走红军长征路 新常态下再出发”主题活动,并积极推荐实践队成员前往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参观交流,体现出各地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工作的大力指导与支持。在日火哈古书记的引荐下,小组成员对该研究所所长吉克曲日就彝汉两族文化交流问题进行了专题访谈。交流过程中,所长为小组成员讲述了彝族文化的发展及现状。小组成员也认真的表达了身为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交融与民族团结问题上的见解,而后吉克曲日所长寄语实践队队员并赠书。日火哈古书记同样以“学习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弘扬中国文化正能量”勉励队员,并预祝实践队伍能圆满的完成目标。
另一组队员则在“彝海结盟”前的广场附近进行问卷调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身份的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并寻找典型的代表进行专访。问卷调查活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很多当地群众文化水平较低,甚至部分少数民族人民不认识汉字。与他们交流也同样面临难题。但是实践队员们没有气馁,而是不断的调整方法,耐心的给他们讲解,尽力同他们进行交流。在采访彝族大学生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彝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在平时生活中也会和其他的民族因习惯的不同而产生摩擦,但是他们表示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相互包容,相互谦让,求同存异。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民族团结。
正如彝族文化所所长吉克曲日所说的那样,“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也是56个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民族团结的必要性与艰难性,因此,只有各民族文化不断的发展,民族之间才能够更多一份理解与包容,最终才能通过民族团结达到各民族亲如一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