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桃李芽初黄,华夏新卷长。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研,截至2019年9月,全市针对50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共挂牌设立三家“儿童之家”,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入驻,并依托学校、社区的软、硬件设施,链接社会资源,为学校、社区及周边地区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并在多所留守儿童集中学校设立服务站,在着力改善与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方面充分重视。
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街燕岭小学作为留守儿童及特殊未成年人群体集中学校典范,围绕学校留守儿童现状,配合街道办事处等组织开展关爱活动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心智健康发展,建立保障制度,与社会各界、企业、家长、志愿者形成合力,共同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学习、生活环境,在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突出表现,引领全市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科学、高效发展。
二、实践规划
草隙微光,染星河亮。“载阳筑梦,莹莹予众”——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留守儿童支援教育实践队选取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街燕岭小学及燕岭社区作为支援教育与调研采访活动地点,将整体活动分为支教试点、调研访问和集中规模教学三个部分,即在1月5日至1月6日进行支教课程的试点活动,1月7日至1月8日针对授课效果作教学方案的改善,并对学校、社区相关单位领导作采访调研,1月9日至1月10日集中全校进行支教内容。
课程安排方面,根据活动主题“青春红色,筑梦之旅”,将整体队伍分为“青春”、“红色”和“筑梦”三个授课小组,安排对应课程穿插进行;调研访问方面,针对市民群众、社区及学校单位和学生三个群体,采取线上与线下问卷结合、集体座谈与个人采访结合等方式力求达到访问效果的完整体现。
三、实践过程
轻燕扬,唤岭茫。2020年1月5日至1月6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街燕岭小学开展第一阶段支援教育活动。1月5日的活动中,成员首先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事先拍摄的活动预热视频,使他们对活动形式及部分内容有了大致的印象,也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配合我们的支教内容,达到支教目的的双赢结果。当日开展实践内容的试点课程是我们“青春”主题学习的纸杯舞课程,素材取自厦门六众合唱团演奏歌曲《稻香》。现场授课内容由歌曲学习和动作学习两个部分,负责授课的成员通过歌词排演、节奏控制、动作模仿和综合展示的流程进行授课,并根据动作内容难易程度作由浅入深的分板块教学。教学过程中,其余成员进行活动现场影像记录工作,并穿插在学生小组中进行近距离引导,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学习效果较好,基本达到课程安排目的。
1月6日组织进行的课程内容是一封“珈”书的信件交流,让学生们写一封给大学生哥哥姐姐的信,内容包括他们对于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想要了解的方面,以及自己想要跟哥哥姐姐们分享的自身故事。这是在整体活动课程安排之外的附加项目,旨在能够通过书面交流,达成一个大学生与小朋友们之间的交流联系。
燕过有痕,岭上花开。1月7日,全体成员针对试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课程教案修改,并进行线上问卷的投递发放工作。1月8日,实践队受邀观看燕岭社区开展的2020年迎新春文艺汇演,之后小队成员与燕岭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进行了关于社区留守儿童及其他特殊儿童群体方面的交流。居委会对于社区内关爱特殊儿童群体政策方案内容及发展变化作出详细解说,同时表示在未来建设访民啊,可以将关爱工作扩大,有机会也会向社会力量求助,关于社区小孩子心理方面的成长,社区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教育与引导,希望能够统筹专业心理咨询师等社会资源来帮助社区的孩子。
燕支雪作花,岭长丝如柳。1月9日与1月10日,实践队进行全校学生的集中规模教学,将所有学生分成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三个大班同时开展课程,“青春”、“红色”和“筑梦”三个授课小组循环授课。其中“青春”小组内容纸杯舞、交通标志认知和折纸三个课程以其轻松愉快的知识内容和授课方式,深受三个班级学生喜爱;“红色”小组以红色教育知识讲解与红色电影、红诗朗诵等文艺形式相结合的形式,将主要受众集中在中高年级,使得红色爱国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渗透;“筑梦”小组包含汉字起源故事、楹联文化及传统益智玩具体验三个成分,同样集中在中高年级演示,将一定的传统文化通过新颖、创意方式传播。
课程安排间隙,实践队组织部分成员与志愿服务者共同完成“珈”书回信工作,并对学校德育主任纪风丽老师开展个人采访调研,纪老师在交流中强调“严格是为了更好的成长”、“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希望得到更多关注”,并对实践进行效果及项目未来发展建设寄予厚望,希望能够通过长期交流活动,在缓解留守儿童及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上有实质性的进展。
四、实践总结
燕然远驰,岭高现辰。实践队通过六天三个层次的支援教育活动,真实体会到留守儿童及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发展及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意识到家庭、社会环境对于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载阳承梦”实践队作为土建院“载阳驿站”系列活动的开端,旨在通过交流为主、授课与情况调研为辅的长期交流活动,真实有效地为解决市内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心理健康与发展的社会性问题贡献力量。今辰清凉,我愿来日灿烂滚烫。载阳承梦,一路清风;莹莹予众,一心淳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