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记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2022级第二团支部
2025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回顾环境保护理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新时代绿色发展伟大成就,引导青年学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2022级第二团支部认真筹备,于3月12日16:30在工学部第一教学楼405教室开展了“植树植林植绿色,利山利水利千秋”3月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伊始,团支部书记金睿琦向团员们介绍本次团日活动整体流程。首先,他带领团员们了解了植树节节日起源。植树节的起源与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植树文化和近代环保理念之中,这一节日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通过植树节活动,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植树造林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团支部书记金睿琦通过理论宣讲带领团员们回顾环境保护理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新时代绿色发展伟大成就。金睿琦着重强调,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年间,这一理念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和世界,如今已深入人心。金睿琦着重强调,团员们要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后,金睿琦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植树的案例和相关指示,阐述植树造林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今天我们一起种树,就是要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金睿琦在分享案例时还提到,植树造林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建起超3000公里的绿化阻沙防护带,实现了全面锁边“合龙”,这充分展现了植树造林的巨大生态效益。

在学习了植树节相关的理论与案例之后,团员们针对此次团日活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团支部书记金睿琦对本次团日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提出,本次团日活动旨在引导团员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义务植树等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持续努力。只要我们心怀使命,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绘就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实践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