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14:30,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心理讲座在文理学部第六教学楼108教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20级、21级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心理讲座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辅导员伍健婷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辅导员胡栩健老师出席本次讲座。

活动开始前,伍健婷老师给大家播放了张国荣的歌曲《我》,并通过其歌词“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来告诉同学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她希望大家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期盼。此外,伍健婷老师还同大家签订了活动契约,即大家共同约定,除了自我感悟外,不会在团体之外的任何场合分享其他成员的个人故事。
活动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自我介绍”“生命线的故事”“我的未来不是梦”和“感受分享”环节。伍老师将同学们分为六组,将同学们的身份由听众转化为分享者,藉此方式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同学们的参与感和投入感。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环节采取“纸牌游戏”这种新颖方式进行。各组成员轮流摸牌,所摸卡牌相同的同学需要喊出对方由优点和名字组成的代称,先喊出者为胜。同学们或互相起名,或彼此提醒,其乐融融。随后,伍健婷老师总结指出,每个人身上一定会有闪光点,我们要敢于说出自己的优点,并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

“生命线的故事”
在此环节中,伍健婷老师让同学们在白纸上画一个时间坐标,并在坐标上标注过往岁月里重要的事。同学们坐上时光列车畅游穿梭,认真勾画着属于自己的生命线。在故事分享环节中,同学们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对成长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的未来不是梦”
忆昔日追今,未来可期。伍健婷老师让同学们为三年后的自己制作一份简历以描绘自己的发展期望。随后,伍老师引导大家用三个关键词描述三年后的自己,并邀请大家与其他同学分享。同学们大声说出对三年后自己的期待,字字铿锵有力,句句酣畅淋漓。

感受分享
活动接近尾声时,胡栩健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心得体悟,他希望同学们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明确自身成长需求,正确看待焦虑情绪,积极开展内外部探索,将压力化为前行路上的动力。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获益匪浅,深受启发。

岁月如歌,青春如梦。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前行道路上也许荆棘丛生,激流湍回,但是要相信,如若雾霾蔽日,太阳依旧在云端。请大步向前,努力奔跑,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