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辑】深耕“四史”,赓续红魂

——壮丽桂林,传承于青山绿水间的红色记忆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21年03月21日 17:08   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由许彦淳、吴金泽、王子璇、李雯、费思媛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贵州省遵义市、浙江省嘉兴市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四地进行实践考察与访谈,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青年党员“四史”教育进行研究。

谈及桂林,大多数人总是联想到它“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秀美风光,却不知桂林也是一方红色热土。翻开历史的书本,这里发生过事关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这惨烈之战也使红军广大指战员们开始觉醒;这里也是著名的大后方抗战文化之都,抗日战争时期云集桂林的大批文化人和文化团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引导下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文化运动,书写了文化战线的壮丽篇章。

古岭头,地处湘桂古道与全灌大道交汇处,在古时为一处战略要地,是中央红军长征抢渡湘江的重要途径地和交通枢纽。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中央领导机关组成的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和红一、红五、红八军团先后途径古岭头,在此短暂停留休息后赶往湘江。

1月9日,实践队一行从全州县城出发,经多次辗转,历经两小时才到达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古岭头旧址。这里的房屋大都大门紧闭,已鲜有人居住,黄色的墙上或用黑色或用红色写着“中国工农红军万岁!”“当红军有田分”等一些红军的宣传语。作为当年中央红军的旧居,一些房屋现已成为当地党校的红色现场教学基地。随着公路的修通和古道的没落,古岭头村已经安静下来,繁盛喧闹的场景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场合之中,遗迹修复时被喷绘在墙上的许多红军故事又重新诉说着八十多年前的壮烈。

据考证,红军在古岭头村内没有打过仗。史书记载的古岭头战役实际上发生在隔壁山。经商议,实践队一行决定前往隔壁山,探访隔壁山红军烈士陵园。

走过一段蜿蜒的山路,我们见到了红军烈士墓。“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块块不规则的石头下,是红军指战员的缕缕英魂。这里是英雄永久沉睡的地方。山上很安静,只有远处吃草的羊群的叫声。据悉,全州刚建成不久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凭吊广场中的一万多块大石头都是从红军以前走过的湘桂古道沿途村庄搬运过来并按照古岭头战斗遗址的石阵原形摆放的。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突破湘江这一惨烈悲壮、可歌可泣的事迹,抚慰烈士英魂,教育革命后代,桂林兴安县兴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一进园便是湘江战役大型烈士群雕,雕像的背后是纪念碑台阶,一共一百八十四级,每一段台阶各寓意中央红军长征经历了敌人四道封锁线的艰难曲折历程。爬上长长的阶梯,上面是由三杆朝天的抢组合而成的巨型纪念碑,站在一百八十四级台阶上,俯瞰远方,会感觉脚下的人和远处的山都很渺小,转身抬头仰望纪念碑,又会觉得在这些红军烈士面前,自己很渺小。

往旁边走去,有长达32米的英名廊。长廊内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收集到的湘江战役中牺牲的两万多红军烈士的英名,密密麻麻的姓名写满了墙,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令实践队员们震撼不已。很难想象,这背后还有很多无名英雄,可见湘江战役之惨烈!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纪念馆通过影像资料、画作、雕塑和沙盘图等多种方式,向我们展现了湘江战役那时的艰难岁月。值得一提的是,馆内通过多媒体设置了与参观者互动的红军长征及湘江战役知识问答。

抗战时期的桂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成为西南大后方和南部地区的军事重镇。1938年1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建立,依托于 “桂林八办”旧址建立的纪念馆展示了广西全面抗战和全民抗战的历史文化。

漫步馆内,可以感受到当时桂林文化发展之繁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引导下,这里文人荟萃,被誉为“文化城”而震撼全国,影响世界。

桂林铭刻着隽秀的自然烙印,更铭记着不朽的红色记忆。

当年硝烟弥漫的岁月已经远去,长眠于这方山水之中的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实地考察给了实践队员们更多思考,一个个数字,一幅幅照片,记录下革命英雄用血肉书写的历史,也让队员们更加坚定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