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在即,毕论和工作齐飞。受疫情影响的毕业生们正面临人生转折新路口。为帮助同学们舒缓心情,2020年4月18日晚7:40,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共同组织的“毕业生心理加油站”正式开讲。
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荣华老师和陈武老师主讲。两位老师对毕业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引导,让担心和焦虑化作同学们成长的动力,为同学们打上一只强心针。
张荣华老师和陈武老师是本次毕业生心理加油站的主讲人。
张荣华,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湖北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立德树人、学习动机)、管理心理学(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
陈武,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共党员。
研究方向:青年价值观、人生意义、青少年人格发展、移动互联网与心理发展等。
首先,陈武老师以“毕业论文之难”为引入,一语道破当下毕业生们最焦虑的事情。
接下来,张荣华老师借用压力的概念和问题解决导向的压力应对模型,分析了毕业生的烦恼和消极情绪是怎么来的。其中重点讲解了毕业生隐性压力的来源,以“甲之熊掌,乙之砒霜”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如何对待他人期待的难题,期望大家都能够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同时,张荣华老师详细讲解了“成人初显期”这一特殊时期,即身处本科毕业到博士毕业阶段的人,这些年轻人正在脱离青春期,但还没有开始承担必然存在于成年期的各项长期的责任。此时有关恋爱、职业和世界观的各种可能正在被探寻。而这正是大多数毕业生正在经历的阶段,张荣华老师指出,这是一个成长的阶段,也是一个容易迷茫的阶段。
然后,张荣华老师通过哈佛幸福模型为同学们具体讲解了如何克服无价值感、虚无主义和抑郁。他指出,“抑郁”的反面是“活力”,我们要学会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充满活力,过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人生。期间张荣华老师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方式,让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畅所欲言,真正融入情景中,从而有所收获。
最后,张荣华老师讲解了一些其他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并向同学们推荐书目《远见》。老师们和同学们也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在问答环节,杨威老师从导师的角度,针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分析毕业生对论文写作的态度,鼓励同学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艰辛中发现今后人生中的广阔与快乐。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愉快交流中,老师和同学们都收获颇丰。讲座最后,三位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化焦虑为动力,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