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点,窗外的灯火已经变得稀疏。
赵政鑫把团队修改了三个小时的作品发给老师审核。他有些累了,可还是静静地等待着最新的反馈。
凌晨零点,万籁俱寂。
睡觉的时间已经过去,些许困意也在和大家一起修改文稿、视频的过程中悄然逝去。他伸了个懒腰,按下了发送键,躺上床,看着推送的浏览量不断攀升,心中尽是欣喜和满足。
从2月5日正式成为一名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文化宣传组的成员起,赵政鑫已经把这种挑灯夜战的日子变成了常态。“这项工作锻炼了我的熬夜能力,”他笑着说,“没有人想熬夜,但这可能只是疫情中最微不足道的‘牺牲’。”
“不能让一个小的失误影响其他环节”
*2016级 赵政鑫 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宣传志愿者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各种各样的疫情消息纷繁复杂。这样的大环境,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在班级的三个名额全部报满的情况下,赵政鑫在自己任职的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得到了一个来之不易的青年突击队名额,成为了文化宣传组的一员。他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在忙碌着,制作抗“疫”壁纸,剪辑战“疫”公开课,和武汉大学原创音乐协会一起制作歌曲MV,写作相关的稿件……这些事务背后有着更为细致的要求:文案用词要准确,符合实际;前期录制要规划,产出高效;素材版权要谨慎,尊重原创;作品审核要细致,不怕反复……在呈现给信息接收者作品的背后,是宣传工作者的一丝不苟。
文化宣传只是整个疫情防控体系中的一环,但它又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与志愿者的付出、学校各部门的工作等环环相扣。“我们要让体系高效运转、不出错误,不能让一个小的失误影响其他环节。”
或许在外人看来,文化宣传工作者可以展现自己的创造力,用文字、海报、视频、推送来发声,趣味盎然。可是,其实没有哪一种长期的工作不是枯燥的。而这更要求工作者富有责任心,甘愿在一图一文、一动一静、一字一句中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责任感比热情更稳定长久。
“我觉得很满足,”赵政鑫说道,“不要想太多,去做就行啦。”
时光流转,人们关于这次疫情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模糊。但是,新闻工作者留下的一张张海报、一个个视频、一篇篇文章却永远定格在它出现的那一刹那,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永恒”。
对这些疫情的记录者来说,无所谓幸与不幸,惟勉力留下真实,不至于让失去白白失去。“我现在最担心的一件事情是‘忘记’。由于很多原因,2003年的非典好像没有给我们这一代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现在,大家发现过去的一些问题好像又发生了。某些情况的复现,值得我们关注。”
“这大概就是宣传志愿者们可爱温暖的小确幸吧。”
*2017级 马恒原 线上辅导志愿者项目宣传志愿者
过去的一个多月,已成为武汉大学青年防控突击队线上辅导志愿者项目中文化宣传组组长之一的马恒原,对于宣传志愿者的工作逐渐驾轻就熟。“宣传志愿者这一工作是连接媒体记者和志愿者的桥梁。”马恒原所在的文化宣传组一方面确认央视新闻、梨视频等校外媒体以及武汉大学官微等校级媒体的素材需求,一方面对接校内志愿者,根据志愿者们的经历和故事凝练出战“疫”为主体的创意专题策划,进行素材收集。
对于宣传作品来说,素材就是其灵魂所在。马恒原不是宝石的制作者,却成为了璞玉的发掘人。对于曾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部长、现任武汉大学学生会学习部部长的她来说,宣传工作并不陌生,她最大的挑战与担心落在了宣传组团队成员的分工安排上。“不同院系的同学有着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长处,会不会在协作时产生什么分歧?能不能配合默契?”带着些许的紧张与担忧,她开展了小组的第一次工作。
随着寻找宣传资料、整理素材等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她观察到了组员们不同的行事作风和处理手段,同时也为团队中和谐温暖的氛围感到惊喜。“大家都很配合,即使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也会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提出来。”
从未谋面的宣传志愿者们,在信息来往间产生了情感深厚的“革命友谊”。在那方小小的QQ群天地里,是共享的资料、关心的话语、无私的祝福。“这大概就是宣传志愿者们可爱温暖的小确幸吧。”马恒原认为,战“疫”志愿活动到现在取得的进展,与志愿者们在面对疫情时相互关怀、相互依偎的友爱互助精神密不可分。
屡次采访线上辅导志愿者,使得马恒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深层次的思考。她以前较少去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现在却不断浮现在她眼前。当代大学生怎么做才能把自己的才学知识教给孩子们呢?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她观察到更多的现象,是线上辅导志愿者第一次站在教育者的位置时的力不从心,以及许许多多志愿者们为短短几小时的课堂辅导所付出的百般努力。“这是书本之外的知识”,她感慨道,“现在亲眼观察到、体会到,才发现我们专业有如此大的学问。”这次宣传志愿者的经历,是她对自身专业的重新审视,更是对教育实践的观察学习。
夜幕黑沉,马恒原书桌前依然亮着灯光。一字一句地审核着组员们发来的文稿,松松僵硬的颈椎,她知道,在屏幕对面的组员们也同她一样辛勤工作着。她们是信息的“摆渡人”,是沧海中的一粟,也是这场战“疫”中勇敢向前的战士。
“每一个作品都是作者的脚步”
*2018级 罗梓锐 “策马行”宣传志愿者
疫情阴霾下,身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的宣传工作者罗梓锐经常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刷新着疫情相关的新闻报道。当他在媒体平台刷到医护人员、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医院建筑工人为大家服务的讯息时,这个大男孩也想为这些一线工作者发出平凡人的声音。“我想尝试多种可能,让马跃珞珈在抗‘疫’中推出些不一样的宣传作品。”想到这儿,罗梓锐马上开始行动,推送作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就这样诞生了。“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和那么多人打交道也没少受过委屈、经历过不解,我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他们的事迹感动你我他,唤起大家的一份理解和体谅。”
对于罗梓锐而言,“策马行”是他疫情期间最珍贵的经历。在疫情中诞生的“策马行”将宣传聚焦于疫情期间的志愿者身上,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从创意到实施,“策马行”的一切从零开始,他和团队成员努力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每一期推出前,“策马行”团队都会总结得失,仔细安排,而他无疑是团队中最积极的一份子。“参与‘策马行’是让我骄傲的事情”,罗梓锐有些欣喜。
想到新媒体的宣传工作者,或许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单调枯燥、机械重复。的确,每周三到四次的工作会议、高强度的工作任务是罗梓锐抗“疫”期间工作的常态。不过,新媒体工作者并不是很多人所想的“发稿机器”,日常的工作也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排版与编辑。与“文字图画”之间的较量,与读者的心心相印,对热点的“大海捞针”式寻觅都是一位新媒体宣传工作者必备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
“我认为宣传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某些介质与他人交流思想观念和心理感受的过程。”罗梓锐这么总结他的宣传观。他认为,教育和宣传都是双向互动、主体联结的过程,虽然宣传工作者是信息的加工生产方,但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市场,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漫游其中、自由选择的受众青睐你的作品并认同其中所传达的主旨,宣传工作者需要考虑到信息接收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这也是我在宣传工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对这个看法的坚持促使我总是在创新工作的‘形’与‘质’。”
“每一个作品都是作者的脚步,它们一步一步地承载着你所有的成长与收获。”在这一步一个脚印间,罗梓锐印刻出自己心目中的宣传者,“我相信在未来我还会继续在新媒体宣传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做马院人中的新媒体,做新媒体中的马院人。”
疫情期间的宣传工作,并不单纯是对信息处理的专注和敬畏,而是能量的播撒和心手相传。“春天的气息浓了起来,我看到报道的版面越来越多春花青草、绿意盎然,心知疫情好转的日子不远了,自己也更应该把迎春的喜悦传递给每一位看到作品的人。”将自己迫切的祝福寄托于一篇篇推送中,罗梓锐用自己的方式,为平凡人在这场疫情中的能量增添了佐证。
疫情的中心武汉,媒体人在逆向而行,镜头后的他们,记录下疫情的最新讯息,只为让我们安心。屏幕背后免于直面危险的宣传志愿者们,在最艰难的时刻用倾注真诚的作品无声地传递着爱与希望。记录下逆行者身影的他们,同为逆行者。
新冠肺炎的阴霾还未散去,我们无法停下关注疫情中的人的步伐。在灾难面前,我们好像都变成了同一个人。不需要宏大的话语,只是同为国人的守望相助。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珞珈山的春天也已悄然而至。寂静的校园里,每一朵樱花都在尽力绽放,仿佛在等待着归珈的人们。他们相信,关于春天的美好愿望终将照进温柔的现实。
你瞧,珞珈山的樱,正是春天最美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