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一场疫情自武汉而出,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了脚下这片土地。无数人奔向最前线,无数物资涌向重灾区,满怀信心、勇担使命的武大马院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的前线“战士”一同抗疫。
一、讲好抗疫大文章,线上宣传当喉舌
新冠肺炎疫情是考卷,人人都是答卷人。身处全国各地、无法奔赴前线的马院人,发挥专业优势,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与前线战士们“心在一起,爱在一起”。
2018级博士生许家烨是武汉大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副团长。疫情发生后,她和宣讲团成员们一起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推出多期“众志成城,守护珞珈”之读书篇系列主题网文,发布《武汉大学研究生党员为中国加油》抖音微视频,以青年视角、青年话语宣讲抗疫故事、传播抗疫精神、凝聚抗疫力量、勇当民族脊梁。她说:“只有我们心中有爱,才能真正读懂‘小家为大家’的爱,学会‘无私奉献’去爱,传递‘共克时艰’的大爱!”
从志愿者身上,许家烨读懂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把众多抗疫战士的故事讲好,争做疫情防控攻坚战中线上宣讲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夺取新冠肺炎战“疫”的全面胜利贡献强大青春正能量,成为她的责任担当。
有人说,恐慌的蔓延比病毒的扩散更可怕。除了讲好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余杰在线上工作中守正创新,用别出心裁的方式,为同学们每一天的生活带来活力与感动。通过组织运动打卡群,余杰努力帮助同学们抗击疫情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无聊、空虚、恐慌与压抑等负面情绪。除了与负责人讨论整个打卡活动的工作机制与规章制度外,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热情满满地在群里督促参加运动打卡的小伙伴们好好运动,为每天按时打卡的小伙伴点赞,定期与打卡表现欠佳的小伙伴谈心,鼓励大家认真地完成自己制定的小目标。
余杰依托武大心协建立打卡群,并精心运营
在宣传战线上,我们还有“第一时间加入突击队,用H5为抗疫英雄送上敬意和祝福”的2016级本科生段施雯,有“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宣传抗疫从身边做起”的2016级本科生赵政鑫,还有众多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新媒体工作者……
2017级本科生马恒原就是新媒体工作者之一。她在武汉大学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负责相关采访和宣传工作,一方面帮助了解志愿活动的实效、给予组织者志愿者以反馈,另一方面描写服务内容和采访内容、汇集和宣传志愿服务的成效感悟。
众所周知,宣传工作即时性强,有时接到任务时间比较晚,第二天又要早起上课,马恒原面临着时间上的压力。但组织工作的学长学姐加班加点周密安排,小组成员及时交流相互体谅彼此接力打气,困难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化解。
何为“共克时艰”?它不是某一个或是某一些“英雄人物”的一腔孤勇,而是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为每一份感动鼓与呼,记录每一瞬美好,让爱与希望在心中传递。
二、社区为营我为兵,党旗飘扬第一线
我院青年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社区(村)基层疫情防控工作。
基层防控一线,有我们马院青年忙碌的身影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本科生文梓浩在隔离期一结束,就积极响应村党组织的号召,主动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参与到日常防控的工作中。每天虽然繁忙,但他却感到更加充实。
作为志愿者,文梓浩每天走访住户对体温情况进行排查,以及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上报,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近十个村民小组中,近一半的农户家都没有常备温度计测量体温,记录的信息也只能是“感觉还好”“好像没啥不舒服”这样非常模糊的文字。面对这种情况,文梓浩所在的志愿队只能想尽办法,积极与上级防控指挥部对接,下拨温度计等一批必需物资,每测即记、每日上报。工作人员多累一点,村民的保障就多一点。
在进行数据汇总时,他们遇到了入村考察工作的镇领导,看到这支由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组成的队伍,镇领导说:“疫情期间,党员就是冲锋在前,预备党员当成正式党员用、正式党员一个当两个用。”只有承担的更多、付出的更多,才能真正代表起先进。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但春天的来临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无数个人的努力换来了冬去春来。至今,这个村庄里无一例疑似、无一例确诊,村民们宁静祥和的生活踏踏实实落了地。文梓浩坦言,“成绩的背后,是乡镇党委及时的安排部署、基层工作者忘我无私的付出、居民主动积极的配合。”
文梓浩不忘党员初心,投身基层排查工作
三、众志成城渡难关,八方支援汇前线
青年是抗击疫情的生力军与突击队。面对重大疫情,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始终是马院学子的同一心愿与共同担当。
2016级本科生雷洲在看到武大北京校友会招募联络湖北地区医院志愿者的消息时,毫不犹豫加入到了志愿者团队中,希望可以为缓解湖北地区医院医疗物资短缺的现实状况尽一些绵薄之力,更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武大人的使命与马院人的责任。
雷洲所在团队的工作是联络湖北地区的医院,了解医疗物资的短缺情况,调度世界各地校友捐赠的资金在海内外抢购医疗物资,再根据湖北各地区的疫情状况与物资短缺情况分别捐赠医疗物资。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他们联络的医院范围不再仅限于各县市的定点医院与发热门诊,已经拓展到了物资短缺但抗疫任务艰巨的乡镇卫生所。
受捐方为雷洲所在志愿者团队开具的证明
除了物资上的协助调配,许多同学在第一时间就通过基金会捐款的方式为前线支援,2018级本科生罗梓锐和2019级本科生纪晓娴就是其中一员。在捐款备注里,罗梓锐这样写道:“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的心有了一份沉甸甸的牵挂,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希望为抗击疫情做些什么。特别是武汉是我读书就学和生活的地方,我对这座城市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武汉大学更是抗击疫情的一股中坚力量,作为武大学子,我希望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前线付出帮助,希望自己的涓涓细流能够和成千上万普通人的捐助汇聚成支持抗击疫情的洪流。”
2018级本科生许彦淳还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为前线做出贡献,期待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能够有助于缓解前线物资紧张的情况。
当谈及捐款缘由时,纪晓娴这样说道:“新冠疫情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的心,身处家乡的我虽然无法在武汉一线战斗,但也希望尽我所能助力武汉。当看到基金会消息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捐款了,并且把链接分享到朋友圈,希望有更多的人为武汉战‘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武汉加油!”
四、一线战士冲在前,后顾之忧我解决
2003年非典的时候,2017级本科生王琳赫还在上幼儿园,她的家乡内蒙古是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也进行了“封城”。那时候是电视里的“高考录播课”与救护车的声音陪伴她度过一天又一天。当时,无数人为了当时尚且懵懂无知的90后冲锋陷阵。17年后的今天,成为了大学生的90后,渴望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报名参加突击队是王琳赫一种本能的反应。“也许说责任、担当有点大,但朴素地想法就是,我作为一个武汉的学子,这个城市需要我,我愿意为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说,“这一次,轮到我们来守护这个社会了。”
王琳赫在一对一线上家教志愿活动的三年级组,辅导一位小男孩的语文科,他的妈妈是校医院的医生。平均一周上3~4次课,一次课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王琳赫带着他读课外书,教他识字、记字等等。小男孩特别聪明,而且很用心很有礼貌,每次下课都会说谢谢姐姐。虽然一节课时间比较长,有时候因为视频的原因,盯着手机屏幕看会眼睛酸,但是每次下课之后心里都是暖暖的,特别幸福。
2017级本科生郑欣怡也参与了志愿家教活动,她从事的是资源服务,为提供义务辅导的同学给予资料收集等方面的支持。每天忙于论文写作、课业学习、课题研究、公司工作和团省委实习的她,从忙碌的日程表中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参与志愿工作,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她却说,“这些辛苦和一线工作者拿生命拼搏的奉献实在是不足一提。”一线英雄是她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
辅导医护人员子女英语学习的2017级本科生范凯玥特别感谢有这样的抗疫活动,能够将疫情初期的无力感转化为无限的动力。她说:“有很多人正在经历那些特别糟糕的事情,我幸运地不在其中,但我觉得我能做的事情没有那么伟大,所以只能加倍努力。”
与志同道合之辈一起努力,无私付出,使2017级本科生王佳怡的每日深受触动。她对接辅导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位医疗工作者正在读高中的女儿,同时是家教高三组的组长。她深情说道:“家里的方寸之地既是志愿者的战场,又是那些受到疫情影响人们的后备地带,我们甘愿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义务为医务人员子女授课、搜集资料的马院志愿者们
2020年的寒假何时才能结束?梅园的暗香在寂寥无人的校园里暗自消散,今年的樱花还能否等来一场人山人海呢?
我们每个人都相信:“寒冬”终将过去,“春天”亟待唤醒,奋斗与努力是击破困境最好的方式。武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