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第二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颁奖礼在武汉大学老图书馆举行。教育部社科司教学与出版处处长陈睿、湖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何泽云、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了本次颁奖礼。来自全国66所高校的近150位获奖团队代表受邀前来,济济一堂。
本届微电影展示活动自2018年6月份启动,历时约半年,共收到了来自247所高校的270部微电影作品,经高校报送影片、大学生评委初评、专家评委复评等阶段,最终评选出236部获奖作品,其中特等奖5部、一等奖10部、二等奖20部、三等奖30部。我院报送的作品《寻路四百里》获得一等奖。
《寻路四百里》改编自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本科生谭睿其的真实故事,因此故事的线索和脉络都很充实。谭睿其同学热心公益,在大学时期曾休学一年致力于乡村精准扶贫建设,在乡村公益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寻路四百里》的取景地点在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是谭睿其同学参加精准扶贫的试点单位和目标地点。武汉大学曾有多名学子赴郝堂村参与乡村公益计划,对当地的乡村建设、旅游业建设都做出巨大的贡献。
主人公阿齐(化名)原型是一个从中学时期起,便在心中种下了“公益种子”的城市少年。他怀着创新激情,一路勇敢前进。在进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后,他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之余,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做出了一番成绩。阿齐曾对自己的校园生活和未来发展一度陷入迷茫和无助,因一次乡村公益主题讲座了解到郝堂村的情况,与好友相约前往郝堂村实地调研。在前往郝堂村途中,阿齐结识了玩世不恭的农村青年阿勇(化名)。一直以来,阿勇以开“黑车”谋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因一段特殊的因缘际会,两条原本平行不相交的人生轨迹就此有了交集,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阿齐和阿勇在开展乡村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擦出了火花,最终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路径。故事最后,在阿齐将要离开郝堂村时,阿勇告诉阿齐自己已经加入了本村的青年志愿组织,他也会像其他志愿者一样,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而奋进。郝堂之行使阿齐也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最终重回郝堂村,和大家一同助梦新农村,打造新家园。
在创作过程中,本次微电影的创作团队从“我身边的思政课”主题出发,对常规性思政课、思政课中的特殊课程、学生实践与实习等进行了多方考量。最后确定以本院学生的亲身经历为脚本原型进行剧本创作。本片在剧本创作初期,用了大量的篇幅对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进行描写,形式过于流水化和平铺直叙,缺少能引发观众注意和思考的“转折点”“冲突点”和能给故事带来现实意义的“人物转变”。发现这一点后,创作团队组织剧本组成员对剧本进行修改,减少了人物对话和背景描述,以独白的方式将故事融为一体,精简话语、突出实际,设置由“地图”引发冲突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和故事转折,使我们的剧本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同学。剧本完成后,创作团队认为该故事具有“双向赋能”的启示意义且主题符合“我心中的思政课”的要求,加之真实的故事与情感变化会使微电影具备较强的感染力与教育意义,故一致同意进行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发现有不少实际情况和原有剧本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决剧本和实景相出入的问题,我们连夜组织同学对剧本进行改写,使之更加真实。在实地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邀请了郝堂村当地村民加入我们的拍摄中。但是,由于不少村民以前并未接触过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在拍摄过程中经常性地出现失误,如视线飘忽不定、说话吞吐等。有鉴于此,我们组织成员对村民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最后成功的解决了问题。
本片的剧名几经变动,剧组曾提出《二分之一的我》、《月从此时明》、《夏鸣郝堂》、《熹微》、《远方有信》等多个剧名。最后确定《寻路四百里》为本片剧名。
四百里,是一段距离,谱写出建设家园、实现梦想的奋斗之歌。四百里,是一个纽带,搭建起相互赋能、共同进步的友谊桥梁。阿齐和阿勇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像他们一样的逐梦人。他们在追寻人生意义的旅途中前行,在推动乡村公益的道路上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