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六点半,“青年教师圆桌谈之教学的理想与理想的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18会议室举行。本次圆桌谈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协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协办,旨在为不同学校、不同院系的师生提供一次交流互动的机会,从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两个视角共同探讨如何使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双向并行、使主渠道和主阵地共同发力的问题,从而营造一种悉心呵护教学、真心喜爱教学、匠心投入教学的文化氛围。
值得说明的是,此次会议没有经过正式的组织筹备,相关的策划宣传仅在线上进行,但依然吸引了省内外共计数十位师生的积极响应与主动参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师闫帅以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伟、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冶琼、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华和刘水静、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心兼WHUMOOC工作室主任陈训威等嘉宾受邀欣然前来,北京、安徽、江西、河南、甘肃等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青年教师代表在看到活动的线上宣传后也自愿赶来参加,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任艳、朱国伟、陈武等青年代表更是早早地来到现场等待圆桌谈的开始,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法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等多个学院的本硕博学生代表也深度参与了本次圆桌谈。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世锋作为主持人在会议开始时表达了对到场各位的欢迎,“武大的马院是开放的马院”,他号召大家不要被学历、学校、地域、官职等因素束缚,而纯粹以青年人的身份参与讨论。
本次圆桌谈的主要发起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威虽然因事未能到达现场,但也在会议中发来视频。他在视频中表达了对各位嘉宾的感谢,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任何教学都应该是有理想的,正是这种理想引领着我们的教学工作。
会议主要以师生自由发言的形式展开。对于第一个议题“情怀与现实:认真投入教学是否值得”,苏德超老师率先发表看法。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从良心上讲是值得的,但从评价体系等现实层面讲,就有待商榷。同时,他也通过举例对教师科研时间的充裕性和教学相长的可实现性问题提出了质疑。苏老师的发言引发大家的思考,相继有老师以“老师也可以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获得启发”、“教学相长可以发生在教研层面”等观点对其进行回应与补充。
李华老师从思政课的角度,结合现实感叹其所教知识内容多、体系杂且更新快,教学不投入是不现实的,提议会议探讨的重点应放在“怎么投入”上面,包括投入的比例、形式以及在投入过程中对家庭等问题的处理。
徐冶琼老师回到议题本身,提出了“对谁值得”的思考,尤其强调“第一课堂”对学生的影响远大于“第二课堂”;她还引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老师的话呼吁老师教学时要着重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我有什么、我怎么给”。
来自北京的沈震老师关注到互联网深度影响下的课堂正在从老师“滋灌”向学生“倒灌”转变,认为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用户体验”,研究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与他们积极互动,“只有亲近用户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有地位,只有亲近学生的老师才能在课堂上站得住”。
刘伟老师分享了自己从教十五年以来心态上的转变,表示现在的他对于教学状态的评判标准就是上课“开不开心、兴不兴奋”;他指出教师应聚焦专业、把问题搞清楚后再传达给学生。
闫帅老师实行“用户友好型”课堂模式,根据学生需求改革“供给侧”。在他看来,了解教师教学量的多少是探讨的前提,教师在处理教学和科研、情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时也要应用“钟摆效应”加以平衡。
路过会议地点被题目吸引而来的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章毓文已从教二十七年,她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教学经历,不禁感叹自己从教学中获得的远远大于所付出的,这么多年也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章老师真诚的话语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关于教学,除了老师,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学生了,而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师生间的即时互动也是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比如,会议初期就有学生提出有关国内外教材编写差异的思考,对此,有的老师认为是经费、审批程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老师则认为这与中西方的教学方式和思维逻辑相关;对于个别学生“教师和学生,究竟谁为教学的中心主体?在教学中两者出现矛盾该怎么办?”的疑惑,也有老师运用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而不会推导出矛盾”作答;更有学生当场讲述自己的交换生经历和包括自己在内的青年学子对教学的期待,让不少老师获得启发。学生们多样化的问题和观点也使得会议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掌声与笑声不绝于耳。
近两个小时后,会议进入第二个议题“拥抱还是排斥:新媒体教学中的技与道”的讨论。
陈训威老师作为学校的“慕课达人”,对“技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拿此次会议来说,技术使它更有趣、更多元、更深刻、更尊重年轻人的想法,这就是我们要的技术。陈训威老师也对慕课教学目前所面对的困境进行了解读。
徐冶琼老师认为,新媒体时代依然是内容为王;她还提到今年是武汉大学的“学生为本年”,“学生为本”要求老师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但非一味迎合他们。
闫帅老师的课堂引入了“微助教”、“微弹幕”等新媒体技术。他指出技术要学但不能走火入魔、拥抱技术但要保持界线,应综合考虑老师及课程对于技术的适应性问题,让手机从“低头神器”转变为“抬头利器”。
关于适应性问题,刘伟老师和苏德超老师也有相似的考量。除此之外,苏德超老师还表达了对看慕课视频可能会占用学生过多时间的忧虑。
针对之前的老师“手机几乎成了学生的器官了”的论断,刘水静老师另有所思,“这样的‘器官’并非只有手机,为何只关注它呢?”这个问题也与学生发言中提到的“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手机是否应该成为教学的必需品”的思考不谋而合。
沈震老师在多年的教学投入中渐渐体悟到了教学的真谛。“汽车代替马的时候并不是因为马不强壮,技术已经跟上新时代了,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跟上新时代?”沈老师眼中的教学,既要键对键、也要面对面,用技术去实现传统教学实现不了的东西,这就是技术于教学的价值所在。
在这个议题的讨论过程中,其他青年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们也不时参与其中,回应老师们的观点并提出如“是否还需要举行除了青年教师之外的面向管理者、学生等教学相关方的会议”、“技以载道的背景下我们该教什么内容”、“新时代下该怎样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系统性思维”等的新思考,为会议注入新鲜血液,有力推动了会议的进行。
最后,陈世锋老师用富有哲理性的言语从三个方面做了总结发言:其一,技术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传播知识的更生动的途径和媒介;其二,当一门新技术刚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夸大它的作用,但我们又往往会忽视它长远的作用;其三,你不离开家乡你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特产,希望大家可以时常抱着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其他的范式、其他圈子里的想法,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和自己的心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更好认清自己。
合影留念后,此次青年教师圆桌谈也落下了帷幕。整场会议气氛轻松活跃又不失深切真挚,大家思如泉涌、畅谈理想,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后仍意犹未尽,纷纷相约下一次的圆桌活动。教学的理想从未离我们远去,理想的教学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这大概就是教师职业最大的魅力,也正因如此,哪怕现实再骨感,只要情怀尚在心间,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追寻理想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