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思政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7年11月08日 12:04   点击量:

2017年11月4日下午4点30分,“薪火相传——思政学子与退休教师交流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办218会议室举行。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退休教师余仰涛老师和王新山老师作为主讲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列席的还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威老师、史姗姗老师、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以及2017级全体本科生同学。

2014级本科生左睿菡同学宣布会议开始后,余仰涛老师和王新山老师分别进行了发言。

余仰涛老师立足十九大,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层层嵌套,步步推进,体现了余老师敏锐的时代眼光、严谨的专业思考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首先,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如何认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这个科学判断和思政新发展的走势,如何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寻找、认识和把握思政学科发展的隶属点、机遇点和生长创新点”是我们需要弄明白的问题;以及在新时代思想背景下,我们应该有所作为,以实现思政新发展,并将新时代思想中体现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运用到思政新发展中去。

其次,余老师谈到了他对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更好实现新发展的看法。我们要联系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实现思政新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点,实现思政新发展。“必须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思政教育学的发展方向,必须在思政学科新发展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新发展建设中有新的气象、新的作为”。他还对“新任务”、“新作为”做了具体说明:学科对象要从泛化模糊到精准清晰,可以进行借鉴,但要“以我为主”地改造创新本学科特色概念体系。

余老师最后表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前景的肯定,认为其大有可为,并结合自身经历,呼吁大家消除偏见,从思政专业本身思考它的意义。

王新山老师首先表达了对余仰涛老师的敬重和感谢,并回忆了余老师曾经对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指导,从而发出“出身不重要,跟什么人很重要”的感叹。王老师随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大精深且意义重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为之奋斗,因此我们要加强专业自信,积极投身于专业学习与专业建设中去。同时,王老师以国家、学校和专业层面的“三个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的“三个学会”,成为思辩之人、不惑之人和有梦之人的“三种人”以及坚持马克思理论指导、了解思政专业基本内容、树立专业自信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四点要求”勉励大家,希望大家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人”。

接着进入提问环节。两位老师亲切耐心,全面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jpg

(图片1)

最后,杨威老师再次表达了对两位老师的敬意和感谢,认为两位老师的发言内容非常深刻丰富,对专业学习和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好见解、为老师同学提供了许多新思路。这次包含专业交流指导和人生经验分享在内的精神盛宴十分难得,而这次会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大家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思政专业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实现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4.jpg

(图片2)

合影留念后,会议在和谐的氛围中结束。通过此次交流会,在座各位受益颇深,不仅对本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专业自信,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我们有理由相信,从退休老师、在职教师到青年学子,思政精神会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