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日期:2024.4.14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文字记者:晏紫依
图片记者:陈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之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4月10日下午2:30,第一期“中国之治·书香政悟”线下读书会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文馆会议室顺利举行。出席本次读书会的嘉宾有学院院长刘伟教授,党委副书记陈菊平老师,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李勤老师。本次活动由院学生会学习部赵正鹏同学主持。
本次活动是在寒假线上读书会的基础上举办的。寒假期间,同学们踊跃参加线上读书会的打卡活动,近百名同学加入了线上读书会的阅读交流群。同学们在群内通过小程序每日打卡分享阅读感悟,部分同学累计打卡天数超过20天。
此次举办的线下读书会旨在通过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中国之治的核心思想与实践经验。
活动现场
书籍介绍
本次读书会分享的书籍是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原超的《理解“中国之治”: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及中国经验》。该书基于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视角来解析“中国之治”的理论叙事与治理经验。全书将“中国之制”的系统理论叙事和“中国之治”的经验性叙事紧密结合起来,选取党政体制、大一统观念、央地纵向共演等规范性概念和国家规划、领导小组、专项治理、网格管理、政党学习等治理经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求其在现代国家转型和治理现代化理论谱系中的位置。全书以中国问题的主体性为首要原则,积极参与到与西方主流理论的话语对话中,在“交互理性”的论辩中理解“中国之治”,在系统呈现“中国之治”的政治基础、经济绩效和治理逻辑的过程中,用学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原超:《理解“中国之治”: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及中国经验》
活动详情
活动开始前,刘伟老师先对同学们日常读书情况表示了关心。活动正式开始,主持人赵正鹏同学对寒假线上读书会举办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和总结,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流程安排。
随后,丁玥辰、姜欣悦、罗亦筱、宋梓贞、毛瑞瑾、曾子君、焦曼璐、戴昀翰等八位同学上台分享了自己对于《理解“中国之治”》一书的理解与感悟。
同学上台分享
部分同学从宏观角度出发,为大家梳理了整本书的框架结构。部分同学则从微观出发,聚焦于具体专题,与大家探讨了大一统体制和有效治理之间的张力问题、专项治理、政党学习等具体问题。
院长点评
在同学们做完了详细的读书分享之后,刘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读书指导。
刘伟院长讲话
刘伟老师先是简单说明了选择《理解“中国之治”》一书的理由:一是“调研做的比较实”,对当代中国政治到底怎么运作的有事实上的知识资料;二是“对于中国政治有着宏观、总体的把握。“我们读这本书,我们知道当代中国政治,我们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理解就不只停留于我们党的文件”,能够“进入中国政治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随后,刘伟老师也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阅读上的建议:一是读书的主题,抓住该书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二是分析该书的框架,“好的书一定是有一个框架将整本书框起来的”;三是看材料的运用,材料可不可信,怎么获得的,是实地调研还是案例挖掘。
最后,刘伟老师表达了对同学们未来继续阅读、坚持阅读的期望,以及对未来继续举办中国之治读书分享活动的期待。
互动答疑
在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发言,就读书会形式改进和书籍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些学生希望在当前框架下改善读书会的形式。另一些学生则关注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和大一统制度等议题,并提出了疑问和看法。刘伟老师对学生们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答。
学生发言
赠书合影
活动最后进行了赠书环节。刘伟老师向同学代表赠送书籍并合影留念。
赠书合影
学生感悟
这次读书会中听大家讲了许多关于《理解“中国之治”: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及中国经验》的理解和感悟,或宏观或具体,不仅让我再一次回顾这本书中体现的“中国特色”,还给予了我许多新的思考角度。我在本次分享中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方向,尤其在最后呈现方面可能需要更大胆自信,增加与听众的互动。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刘伟院长在指正中谈到了为什么选择这本书的问题。他强调做学术不能偷懒,希望我们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国家机构和政策的运行,这样也可为以后的实地调研打下基础。
——姜欣悦
参加这次“中国之治·书香政悟”读书会是一场有意义的经历。在同学们的展示和分享中,我不仅加深了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也开拓了新的思维视角。同学们关于书中不同部分的理解让我发现了书中我从未注意到的细节。院长的点评强调了本科生阅读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后一阶段的读书点明了方向,同时也让我对“大一统”“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总的来说,这次读书会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还是对以后读书都大有裨益。
——刘晨希
能够参加学院首期“书香政悟”读书分享会,我感到非常幸运,收获颇丰。同学们积极分享对《理解“中国之治”》的独到体悟,思维碰撞不绝,火花四现。分享过后,刘伟院长与我们亲切交流,我学到了很多学术阅读方面的干货知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回答选什么样的书:严肃的学理性的、思维框架清晰的、有宏观视角而不虚浮、观照现实而不过于细碎的。好书是一个触媒,引发我们更深更远的思考,培养我们的学术话语体系,助力我们前行。
——罗亦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