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管】学术圆桌会“儒家‘仁’的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圆满结束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4年05月18日 23:08   点击量:

供稿日期:2024.5.10

供稿: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文字记者:刘怡然 高浩轩

图片记者:魏杨欣 唐欣悦

儒家“仁”的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4月19日晚,我们有幸邀请到张星久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儒家仁的精神及其现代价值的精彩讲座。张教授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仁”的基本含义与精神内涵,阐述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现场照片)


“仁”的基本含义

张教授首先解释了“仁”的直观含义,即“仁者,人也”,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独特地位。他还引用了“天地之间,人为贵”和“鸟兽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等经典语句,进一步阐述了“仁”的内涵。在讲座中,张教授还详细介绍了“仁”的展开,包括民本原则、仁与现代管理智慧的提升、仁与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建构等方面。他强调了“民为邦本”的原则,提出了“立君为民”和“代天理民”的理念,以及对于现代政治文明的影响。

张教授还探讨了“仁”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对于政府而言,他提倡“为政以德”和“慎刑”,强调政治艺术和人性温度的重要性。对于企业,他强调了守法经营和造福社会的理念。在公民道德建构方面,张教授强调了爱的教育、敬畏生命、仁爱生命的重要性。他还提出了在陌生人社会中重塑公民美德的必要性,强调了“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仁”的现代意义

首先,张星久老师指出“仁”在根本制度与根本意义上的价值——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基本精神和最高法则应当以人民为中心,人是政治的目的、反对国家本位。

张老师对以人为耗材和工具的人吃人的封建社会提出了批判与反思;同时对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表示赞赏。“这场审判的起诉者不是我们,而是人类文明”,张老师复述了当年审判法官的话,表明这并非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审判,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审判。通过案例的对比,张老师进一步阐述了民意是当代人类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

(张老师为同学签名)

随后,张老师从政府与企业两个不同主体出发,说明“仁”对现代管理智慧的贡献。对于政府,张老师认为政府应当为政以德、明德慎刑,最大限度提供公共服务,执法过程中应多些悲悯情怀和人性温度;对于企业而言,德才是企业文化与凝聚之源,应当守法经营,大德大赢。

最后,张老师说明了“仁”对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构建的作用。社会须强化爱的教育,让公民敬畏生命,仁爱生命。

在对“仁”的积极意义做出解释的同时,张星久老师也对“仁”的弊端进行了深入探究。以韩愈对杀人场面的血腥描写、李鸿章借洋枪失约为例,表明“仁”一方面强调了“自然人”的尊严,却也存在“以理杀人”、“公德不彰”的现象。此外,张老师认为“仁”在古代社会环境中也面临着缺乏操作性的问题,只有依靠现代民主法治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实现扬长避短。

(现场照片)


写在最后

在这次学术圆桌会议中,我们一起探讨了儒家“仁”的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我们认识到,“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它既包含对自然人的理解尊重,也是对社会人的规范约束。“仁”不是遥远的政治构想,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践行为理念。张老师通过对历史与当下的实例分析,让我们深刻体会“仁”对个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对仁的探讨与思索中,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也不可以臣民心态美化它,唯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与现代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相结合方能绽放传统思想的光彩与魅力。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张老师更向我们展示了作为知识分子面对社会所恪守的态度:努力丰富知识,检证观点,活出自我,问心无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淀了无数宝贵的思想,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智慧的源泉。这次的学术旅途不仅仅带领我们走近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更是为我们探索广袤的学术星空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坐标,鼓励着我们追寻无尽的星河,坚守黑夜里的光亮。

“不怠于思考,不惧于表达”,我们聆听千年的回响,在对古今智慧的不懈探索中高呼时代新声。

(整体大合照)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