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管】山城红岩今犹在,重拾革命赤子心

——重庆渝中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探究及民意寻访反馈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9年08月25日 00:09   点击量:

红岩魂是一种精神,一种坚贞不屈、追求自由的斗争精神;红岩魂是一种信仰,一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仰。五十年时光过去,血淋淋的历史只好用张张图片来警示,历史已被浓缩成薄薄一层,老虎凳上的血腥味大概也被风雨吹没了。但历史是不应忘记的,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2019年暑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重庆渝中、沙坪坝实践队开启了为期四天的关于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探究及民意寻访反馈项目。

第一站我们去了红岩魂陈列馆。其建馆之初的名字“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展示了陈列馆的内容。通过对馆长的访谈我们了解到,陈列馆每天接待游客量大概在一两千左右,虽然不收门票但场馆的维护修缮并不成问题。而通过我们更加详细的询问,馆长告诉我们陈列馆有接待中小学的参观学习活动,但频率从一两个月一次到一周一次不等,馆长表示红岩魂陈列馆的发展目前在重庆市同类型的旅游景区中处于前列。

随后,我们去了歌乐山。抗战时期,郭沫若、冰心、老舍、臧克家等曾在山上留下众多名文佳句,蒋介石、林森、冯玉祥等也在山上设有官邸,并留下大量题刻,歌乐山因此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穿着整齐的团队,佩戴党员徽章,前来学习。通过景区保安以及负责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由于不收取门票费用,景区在节假日和工作日接待游客数量差别很大,甚至在节假日超过景区承载量。于是节假日的交通成了大问题,景区也经常因为交通堵塞被投诉。

最后我们来到了渣滓洞。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我们在此分别找了老、中、青游客进行访谈,发现中年游客和青年游客对景区并不满意,而且只是从附近的商业街知道有这个地方的存在,以前并不知道。反观老年游客则是兴致满满和我们侃侃而谈,从红岩精神聊到新时代,对景区建设颇为满意。

通过这次对红岩联线景区的调研活动,我们对重庆地区的红色景区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重庆的红色景区有成套有序的管理体制,涵括人员管理、基础设施、景区维护、游客服务的各个方面;对外宣传能结合党员学习、红岩精神、特殊节日进行,可提高知名度;在控制人流方面有着配套的措施。但同缺点也十分明显,大景点和小景点的差距极大,大景点整洁、服务周到、看点多,小景点如渣滓洞则脏乱、看点极少、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景区整体水平被拉低;虽然从外面进入景区的道路通畅,但景区内部的交通却十分堵塞,甚至出现混乱;面向年轻一代的宣传似乎不足,重庆市内非景区所在区的居民对景区了解也不足。

重庆地域红色文化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重要动力。希望相关方能真正能使红色景区成为旅游胜地。

“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红岩精神永存在我们心中。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