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7月9日到12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1805团支部赶赴首都北京开展了以“叩源行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精心选择了几所在与遥感相关的领域中颇有建树的科研所和企业进行交流调研。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开展遥感科学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引领遥感科学创新,促进空间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支撑国家航天技术开展。同学们参观了实验室里的多个研究室,了解了GLASS产品、成像光谱仪、红外光学仪器、微波网络分析等产品、仪器的应用,对遥感科学技术前端研究的仪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学们也就实验室对植被叶绿素的检测、监控等研究以及定量遥感反演两个问题与实验室的柏延臣老师进行了探讨。
在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实践队与北大的老师同学们对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应用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杜世宏老师为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北大遥感所当前开展工作、师资力量、北大遥感所的未来展望等,使同学们对于北大遥感所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提问交流环节,不少同学向遥感所的老师们提出了问题,比如“智慧城市”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经过积极的讨论提问,我们对于北大遥感所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着重于数据的集成与应用(数字地图),环境数据的集成方便我们更加直观的去了解城市的生态建设的水平,在此基础上也会衍生出一系列应用,使生态建设更加完备。我们参观了四维图新公司正在研究的一个项目--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四维图新已经通过了T3的考核,这说明他们的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是走在前端的。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四维图新公司在制图上的细致与努力。这些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遥感的应用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大的集成。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着重于智慧城市的数据管理,未来的城市必定是智慧的城市,而智慧城市的生态建设是不仅是重要的一环,而且是需要与其他方面做好平衡的一环。老师们介绍了研究所的学科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还介绍了深度学习模式研究与创新、半自动样本数据采集与积累、开放自主的多任务智能学习框架、知识图谱与数据挖掘、无人机与智能,这些研究向我们展现了遥感技术与未来的热点——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广泛应用。
而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侧重于地理信息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可以对所有城市信息做集中的管理,生态数据也会在这个系统中呈现出来,直观地呈现在大众眼前。首先,陈述彭院士是我国地理信息科学的奠基人。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陈院士跑遍全国,以太空视角呈现我国地形,其大胆创新、兢兢业业的精神让我们赞叹连连。接着,我们进入了地理所的古籍方志馆。自然与人文在这些古籍中一一呈现,书中沉淀着不朽的地理价值。最后,马廷老师介绍了地理所的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研究方向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朱良君老师介绍秦承志老师小组研究领域——数字地形分析建模。
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着重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基础软件的研发,数据的集成与智慧城市的建立,都离不开GIS的基础软件。超图助理总裁刘宏恺先生从基本概念、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GIS的现状与发展,让我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最后,刘总对我们提出的一些专业知识和学习方面的问题给出了耐心的解答。其中有个回答使我们印象深刻:“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那就做一件事——把基础打好。”这短短的一句话,是给我们浮躁的这代人最好的忠告。
中测新图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侧重运用遥感技术获取数据,在环保、智慧城市方面大有可为。霍欣先生给我们介绍说,中测新图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百强产业,在低空无人机遥感、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应急测绘保障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实力,也是地理信息企业中唯一一家具有重点实验室的,即自然资源部航空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然后,自然资源部航空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中测新图的地理信息应用研究中心,业务集中在地理信息应用技术研究、软件产品研发、解决方案。
四天七地,实践队奔波不少,收获不少,成长不少。我们清晰地看到,遥感技术凭借其在获取环境信息方面的独有优势,已成为环境保护、治理评估、监测、辅助决策等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美丽中国和生态建设并不是一门学科的狂欢,而是千千万万个学科的集成,我们除了知识学习,也应该多关心国家发展需求。我们相信,未来,遥感技术将产生更多开创性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