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1705团支部选择以“美丽中国”为主题,以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为载体,赴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展开对应的调查项目和实践活动。在活动立意,活动区域等方面展现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一面。
神农架在大家的心目中向来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大家都对这个古老的地方怀着一颗探索之心。1705团支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便是为大家揭开神农架的神秘面纱,带领大家走入我国的大好河山,带领大家体会当地的风俗民情。这也正有利于中共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并且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初来乍到的我们,选择先去神农架官门山自然博物馆,因为我们希望能先找到能体现其自然遗产的保存、延续和交流的地方,这样对于我们社会实践活动之后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助力,事实也证明我们不虚此行,其自然博物馆的涉及范围极其广博,有地质、气候、生物等多方面。博物馆里的展品琳琅满目,能从一颗颗巧夺天工的不同石头中看出神农架的历史悠久,能从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物标本中看出神农架生物多样性的繁多。还了解到了在神农架里仍保存着距今8亿年左右发生的全球雪球事件的见证物,并且是全球最早的冰川记录之一,这套冰川沉积物是恢复神农架地区当时古气候环境的重要标志。在此次博物馆之行中,我们了解到了神农架的自然面貌,这为我们之后的人文考察打下了基础。
“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此诗用来形容神农顶的风光和气候可谓恰到好处,前一天还在博物馆里看着文字解说的我们终于可以实地看见那些地貌、生物了。我们亲身体验到了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神农顶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呼吸着神农架的新鲜空气,我们仿佛明白了为何其拥有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如此适宜又特别的生态环境自然孕育出了许多自然物种,其中我们见到了花色斑斓、性情温顺的梅花鹿,还有抓耳挠腮、俏皮可爱的金丝猴,还见到了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在林间进行实地探查的时候,还有幸运的小伙伴能遇到林麝。不禁感叹到神农架的自然资源之丰富。
将神农架的自然资源信息采集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后,我们团队选择向人文方向进发。我们查阅资料得到湖北通过《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的消息,而其中的生态移民政策必然会对当地原住民造成很大的影响,班级导师亲自采访当地的原住民,并在交流过后,了解到了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让当地居民为生态“让地”后,他们失去了自己原有的耕地,现在只能选择去做生意,往旅游业方向努力,不过生活也还能够继续,甚至大部分的原住民能继续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不能随意耕种,不能随意砍伐树木,这同样是为当地生态做出的贡献。
(此图为当地实行生态移民政策后废弃的房屋)
神农架的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作神农架。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们便选择侧重于此方向去发掘探索。现在意义上所理解的巴楚文化实际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统称。巴人先祖即为土家族祖先廪君,在廪君的带领下,巴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最初的巴文化。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而随着巴民族与楚民族的交往,促进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流,而使二者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巴楚文化。而天生桥则是巴楚文化的集结地,我们到此地探查巴人的日常生活。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卵石茅草房和宽阔大气的毛石生态巴人广场,这都是利用神农架地产材料建成的,沿袭了山民们几千年来的生活习惯,这在神农架以外的其他地区难以见到,深刻体现了一种原始、朴素、神秘的民风,在接下来的路线中,我们还见到了巴人的不同舞蹈,如巴舞、跳丧舞等。一阵吸引人的味道传来,是生产巴人在打饼,磨豆,其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展现在了我们眼中,至此,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落入尾声。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我们得到了许多资料,也使我们在探查过程中增长了许多专业以外的知识,拓宽知识面。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增加自身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