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粮食安全靠自己:红色筑梦心系粮食安全,科技下乡助力现代农业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8年08月08日 22:54   点击量:

立夏种稻、小满插秧、芒种拔节、夏至抽穗,待到秋季,金黄遍地,这是每个农人的心声。从一粒种子到一捧大米的过程中,农民倾注的是辛苦与汗水,期望的是丰收与富足。

图片一.jpg

(图片一)

2018年7月23日,武汉大学“粮食安全靠自己”团队一行人来到湖北省黄冈市,在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带着用科技改变我国农业现状的信念,心系我国粮食安全。该团队成员通过暑期实践深入农村,了解当下农村水稻种植现状,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借助实验室力量,对农村种植水稻抗稻飞虱性状进行鉴定等,让水稻种植更加科学化。

粮食安全,我们先行

2016年,我国水稻总种植面积4.5亿亩,其中4.3亿亩的稻田都遭受了稻飞虱的侵袭。稻飞虱虫害不仅影响范围最广,而且破坏力度最大,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水稻最主要的害虫。

图片二.jpg

(图片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响亮口号。我们以此为团队理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立志通过生物技术健康、高效的抗稻飞虱。

惠民助农,我们助力

在何光存教授和陈荣智老师的指导下,在秦正保老师和石蕾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来到湖北省黄冈市和贵州省营盘乡和龙宫镇,通过访问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蕲春县农业局、蕲春县彭思镇等,在五天的暑期实践时间里了解了当地稻飞虱发生情况、损失情况以及现有的防治措施。

我们走出实验室,将项目组的抗虫技术带到乡村水稻种植第一线,对实践地种植水稻抗虫特性进行鉴定,结合当地地理特征及稻飞虱等发生情况和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意见对当地水稻种植给出一定建议。

互联网+农业指导,我们创新

图片三.jpg

(图片三)

“水稻医生”是团队正在构建的针对水稻种植问题的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将上层科技力量与农民联系起来,同时通过团队多次实践,深入基层,将水稻种植最新进展流转共享。通过此次暑期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了解农民所需,进一步完善网络平台构建。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带着生科青年的科研梦、中国梦走进中国乡村的田间小路,通过生物抗虫技术,影响4.5亿亩水稻,造福28652万农民,让广大中国农民的脸上可以绽放笑容。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