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课程思政,在劳动中体验科研创造

——生命科学学院开设《劳动教育实践》必修课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20年10月28日 22:38   点击量:

结束了一上午的田间劳作后,朱峰把午饭吃得干干净净,那一刻,他总觉得端在手里的是整整半天的劳动成果。此后几日,他每餐饭都下意识地吃完。

朱峰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参加完一天的劳动教育教育实践课后,这个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男孩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古训铭记在心。

新学期伊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率先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并作为不少于32学时的必修课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10月25日,该学院近两百名师生来到杂交水稻实验田,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割稻、搬运、打谷、称重、脱壳,开展了一场火热的劳动竞赛。

风吹稻浪,秋阳高悬,上午九时许,生科师生抵达田边。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十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四人割稻,三人搬运,三人打谷,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轮换角色,劳动场面好不热闹。

泥泞的水田里,同学们穿着胶鞋,戴着手套,手持镰刀,割起稻来有模有样。田边的马路上,同学们双手紧握稻秆卖力地打谷,全然不顾额头上的汗水,不顾沾满全身的稻秆与灰尘。还有同学来回穿梭于田间,将割下的新稻搬到打谷场,将打完的稻秆抱到马路边。

胳膊都酸了,稻谷却纹丝不动,这让何紫铨同学一度想放弃,然而咬牙坚持之后,打下来的稻谷逐渐增多,她终于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我也要多加坚持。”

看着白花花的大米从脱壳机中快速漏出,廖睿同学想到了小时候摇过的木制“大玩具”,从筛口倒入稻穗,搅动扳手,旋转的木板带起鼓风,实粒从出口落下,空壳则被吹到一边,“如今再也不用手摇了,真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学院组织同学们劳动之余,也将思政课开到了田间地头。

“朱英国院士终其一生都在为水稻研究而奋斗努力。”曾跟随朱院士从事水稻研究多年的胡骏教授给同学们讲起恩师的故事,鼓励同学们不怕吃苦,科研报国。校团委副书记黄鑫结合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劳动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理解,在当前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革的局面下,科学技术在粮食安全等多个领域至关重要。据了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感谢朱英国院士团队重要贡献的同时,作出了“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重要指示。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017级本科生余伟滨不禁感慨。作为获得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银奖的水稻抗虫分子育种团队成员,余伟滨立志于扎根基层、科技兴农,这场沉浸式、体验式教育让他再次感受到以朱英国院士为代表的涉农科研人员的艰辛,也让他再一次增强“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意识。

“原来还有含花青素的大米!”一罐紫色大米样品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午饭前,老师们提前准备了五种大米样品供同学们科研学习,并组织大家从分别从五种大米外观、米饭适口性、滋味纯正性等八方面进行品尝并打分,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品种,“让简单的吃饭也成为一种劳动”。

下午,同学们在龚德军老师的指导下,领取装有各种材料的网袋,围绕水稻穗粒数、实粒数、穗长、千粒重等展开了展水稻品种性状调查。他们或手拿直尺,聚精会神地测量穗长,或伏首皱眉,小心翼翼地细数稻粒。

2020级本科生王雅菡感叹“劳动不易”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科研工作者的艰辛,这个高一便立志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女孩下定决心,“学习刻苦坚韧的精神品质,直面学习、成长中的所有困难”。

“结合专业特色,让同学们在劳动过程中体验科研创造,是生命科学学院一直以来的育人理念。”副院长谢志雄教授说,“对于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与科研相结合的劳动更有意义。”党委副书记秦正保说:“在田间地头,把以朱院士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的奋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能更好地促进大家理解科研报国的含义,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理想。”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