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投入到此次疫情保卫战当中。共青团生命科学学院委员会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发布《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体青年学生的一封信》,响应学校团委开展“青春战'疫' 共克时艰”网上主题团日活动的通知,辅导员和班级导师深入各团支部,号召广大生科学子科学防疫,正确“战”疫,在“战”疫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代表,多人参加战疫服务、进行捐款捐物,也有同学参加线上家教服务,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的学业提供坚实保障。
2018级本科生 付随文:
尽管出于安全的考虑,父母起初反对了付随文想要报名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想法,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经过再次与父母商量后,付随文主动向社区组长申请作为疫情期间的志愿者。自此开始,他便会在没有课的时间去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在做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他收获了不少感动。某次值班过程中,有社区居民和他交流问道,“莫时候搞得捐款诶?我怎么不知道?捐两百捐两百,没得几多,做点贡献是一点。”随后就拿出钱来,托他转交给社区组长。他的身边还有许多同它一样的人。每天几次按时为街道消毒的,每天在社区门口统计需要食物、药品或者外出登记的,冒着危险为居民配送物资的,每天在社区中拿着大喇叭播放防疫通告的……他说:"我们有些是普通志愿者,有些是党员,我们都做着很普通、很基础,但却在这种特殊时刻又十分重要的事情。虽然做的不多,但我还是挺自豪的。"

2019级本科生 王依然:
王依然1月13日从武汉返回家中,疫情已经开始逐渐走向高峰,全家人十分感恩王依然回来之后未出现感染状况,想着能为这次疫情做点什么。后来他们通过学校公众号了解到武汉大学每天会为因为疫情滞留在学校里的700多名学生每天免费送餐,心里感觉到了学校老师和其他工作者们的辛苦,于是决定捐赠一些大米给学校。恰巧王依然的母亲是做水稻研究的,她便通过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杨芳老师联系到了捐赠途径和武汉大学后勤保卫部的周龙部长,最终联合两名同事一起捐赠了一吨大米。据周龙部长介绍,这一吨大米会被派送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有一些还会派送到武汉大学关联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以及这两个医院支撑的方舱医院等。
“全家人在物资寄出的当天晚上都很开心,因为这算是疫情开始到现在,我们真正为武汉做的事情,哪怕只有这么一点点,但也饱含我们的心意。妈妈说感觉心里很安宁,没有捐赠之前的焦虑呀、不安等等心情,一想到前线的医护人员可能吃到我们捐赠的东北大米,就感到十分欣慰和满足。”

2016级本科生李俊德:
在疫情防控期间经同样为当地志愿者的母亲推荐,加入今日龙口慈善义工队,每日在网上登记通行证相关信息,为当地货运汽车出入境通行证办理工作添砖加瓦。
当提及自己在志愿者期间最深的感触时,李俊德学长表示,通行证办理工作要求繁琐,却有很多人上午刚问完,下午便办好了,民众渴望复工、复产的愿望可见一斑,而母校身处疫情中心的他,最能体会这种心情。尽管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学长仍然积极乐观,坚信不久的将来,疫情定会被控制住,生意盎然的春天终将到来!

2018级本科生 郑中天:
在从当地大学生联合会的群里得到消息后,2018级本科生郑中天立马和分管本片区的民政局工作人员院取得了联系,成为了本片区联防队的一名志愿者。他所在的片区是一个街巷纵横的地带,主要负责守在街道的入口,为进入街道的居民进行体温检测和通行证检查,并将非本片区居住的进入者信息进行填表登记。他选择了夜岗,这意味着每次参与联防都要从下午5:30工作到晚上10:00。他说,这样重复枯燥的工作是比较难捱的,但当坚持过了头一两小时,接下来就不会觉得烦闷了。大多数的居民朋友都很配合工作,有的居民每次通过卡口的时候还会和他们打招呼、聊天,还有本地的热心餐饮企业为志愿者们派送免费的银耳雪梨羹,更增添了一丝暖意。
郑中天表示:“通过这一次社区联防志愿服务,我感受到了我们城市社区基层工作的耐心细致和志愿者的热心恒心,更为居民朋友们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感动不已。希望大家都能抽出网上学习之外的一些时间帮助我们的社区挺过难关,巩固联防联控成果。”

2018级本科生 付蔻蔻:
除了报名参加武汉大学“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关爱行动,为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子女进行线上授课之外,她还参加了生科青协智慧果公益课堂项目。本周末,线上“智慧果”课堂也会准时与武大附小的同学们见面,科普新冠病毒的防疫知识。据了解,她所匹配的线上教学对象是一名五年级的男孩子,为此她专门去请教小学老师,了解怎样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授课效果更好,并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线上授课辅导。她说:“我们必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来为白衣天使们的子女提供帮助。蔓延开来的是疫情,凝聚起来的却是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定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期待我们能早日重逢于珞珈山的樱海!”

我们相信,像他们一样在为疫情奉献着的人们还有很多很多,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更加有信心共克时艰、战胜疫情!让我们共同向他们学习,发扬当代大学生敢为人先的优秀作风,共同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