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晚18:30,伴随着从天上洒下的蒙蒙细雨,武汉大学第三十三届金秋艺术节合唱大赛在梅园小操场正式开幕。新闻院的两首作品《江山》和《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最终获得了9.464分的亮眼成绩,斩获亚军。
有困难,有不易
当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合唱团上下全体同学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无尽的喜悦与感动深深包裹着整个新闻院。因为他们知道,在看得见的光辉背后,是别人所看不见的反反复复的排练预演,是顶住压力咬牙坚持的摸黑前行。
困难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曲目演唱难度较高,二是排练时间少。
“合唱曲目是一首自选和一首必选,必选的话,本来想选的歌很快就被别院选走了,所以我们就选了第二选择《江山》,曲调偏舒缓深情;《渔家傲》则是一首激昂、快节奏的歌曲,将它和《江山》放在一起会有一种悠扬与激烈、深沉与清新的对比效果,因此选定了它。” 关于选曲原因,王谦这样解释到。高难度的曲目,追求的是更佳的舞台效果。
对于排练时间的问题,王谦坦言道,今年时间确实非常紧,由于比赛时间提前,总的排练时间不到一个月,排练期间的国庆长假也给合唱排练造成了一定阻力;其次,曲目学习的进度也比较快,从教同学们学习曲调到同学们合起来唱,这中间没有太多时间排练。作为合唱节目的主要负责人,王谦的心里是忐忑的,排练时间如此有限,这次合唱是否还能圆满完成,他不确定。
排练期间,合唱团遭遇了大大小小的许多问题。“低音部在所有合唱中都很难,因为它唱得不是主旋律,会比较难找到调。”谢雨村向我们分享道。女低音部的旋律很复杂,比较难唱,而一开始女生们都不太放得开,声音很小,因而女低音部的旋律常被其他声部所掩盖。至于高音部分,最初也都存在着高音唱不上去、不正确发声导致破音等问题。
尽管如此,当我们询问王谦对这次合唱比赛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时,他仍然毫不犹豫地说道:“有,必须要有信心!”
一次次克服,一次次进步
排练时间减少了,排练次数却并未因此而减少。合唱团的许多同学往往是一下课就飞奔着赶来院办,只为能按时地参加排练。在院办日复一日地练习与重复,在教学楼和新闻院间不断来回折返……这些似乎已然成为合唱团成员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苦也有累,但他们最终仍咬牙坚持了下来。
合唱团中有的同学没有什么合唱的经验,而有的同学曾在高中参加过合唱,基于这种情况,每个声部都选出了一位声部长,负责带领本声部的同学进行合唱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声部长会时不时地指出目前演唱所存在的问题,或者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和改进。他们也会将自己过去合唱的经验和对合唱的理解等有用的信息分享给同学们。这样的安排,不仅提高了练习的效率,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联系。
国庆节放假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合唱负责人们却因此感到压力倍增,因为这使得排练时间更为紧张了。“我们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好假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做合唱相关的作业,比如录视频背谱子等等,”谢雨村这样说道,“往年没有遇到过一选好人就放假的情况,一开始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放假回来后合唱排练的次数有所增加,训练强度也有所加大,一开始许多同学也有过不适应的情况,但慢慢地也能够适应了。随着排练准备的深入,大家的积极性有增无减,心态反倒变得更加轻盈、乐观。“大家找到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和片段,心态比以前更好了。或许一开始是有一些不理解,但大家来了之后态度都很认真负责,我觉得这非常好。”谢雨村如是说。
此外,20级的陈枢菲同学也参与了此次金秋合唱。问及为什么选择再次参加金秋合唱,她说道,去年参加合唱时学姐教给她很多东西,她自己从公选课中也有收获到很多新的知识,所以想把它们教给今年新的合唱团成员,这也算是自己的一种成长。她还表示,大家每天围成一圈坐在地上做发声练习,自己也感觉到很温馨很快乐。
排练准备的后期,合唱团的进步很大,相较于刚开始的那几天,已经有了实质性的飞跃。“有很大的改善,大家唱得越来越熟练了。女低音部已经渐渐找到了共鸣的感觉;女高音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发声开嗓练习,也有很大进步。”谢雨村向我们说道。来之不易的进步可喜可贺,这也极大鼓舞了合唱团的士气,每个人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合唱排练当中去。
“不管结果怎么样,拥有一段共同的回忆,让大家体验到合唱这个项目的乐趣和合作的感情,就很好了。”赛前,王谦说道。“相信大家上台后就一定能拿出最好的状态!”谢雨村也鼓励道。
婉转悠扬,气势磅礴
“新闻传播,精彩多多。金牌新闻,无限传播!”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和清澈嘹亮的呐喊声,新闻院合唱团缓缓地走向舞台中央,柔和的舞台灯光倾泻在香槟色纱裙上,笔挺的黑色西装散发着庄严活泼的气息。新闻院,来了。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婉转悠扬的歌声在耳边回荡,细细听来,女声柔和绵长,男声高亢洪亮。一曲《江山》,诉尽爱民之情。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短而有力的歌声打破了先前所营造的宁静舒缓的氛围,不论是男声还是女声,都迸发出激越亢奋如火似的热情。一曲《渔家傲》,响彻云霄,气势磅礴。
还未从动人的旋律中抽离出来,合唱不知不觉地已经结束。一切的担忧和顾虑都已被抛到九霄云外。登上舞台,我们果真如谢雨村所说,展现出了最好的一面。
“你知道吗我现在真的超级激动!”演出刚刚结束之际,我们采访了参与此次合唱的付雨菡同学,她兴奋地向我们说道。“一开始是觉得合唱排练蛮累的,中午都没有时间吃饭,但是今天登台演出后,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她很认真地说道。
一切的苦与累,在演出过后,全都烟消云散了。
付出总会有回报
成绩一出来,院里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和尖叫声,有人开始放声歌唱,有人忍不住大哭了起来,笑声充斥着整个新闻院。王谦和谢雨村更是长舒了一口气。作为合唱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员,他们顶着比别人更大的压力。
“我已经经历过一遍了,所以我想我的压力肯定没有王谦大。”赛前,谢雨村笑着对我们说道,“最大的想法是大家能开开心心地唱,以最好的状态取得最好的成绩。”谢雨村乐观而积极的心态,也感染着合唱团的每一位成员。
比赛结束的当晚,王谦在朋友圈中发了一篇长文,总结了接手合唱排练这一个月来的心路历程,从他朴实而真挚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为负责人身上所肩负的重担和执行工作的不易。
在文章中,他写道“我一直在担心自己的安排会引起大家的不满”“每次听到高音难顶的时候都是心里一颤”“后来好多人见到我都说我最近瘦了”。合唱团成员排练得很辛苦,负责人又何尝不是呢?他们负责合唱相关事宜的安排与筹划,需要尽量做到让大家都满意,也并非一件易事。为合唱喜,为合唱忧,是负责人这一个月心情的真实写照。王谦在得知成绩后,脸上露出了少见的笑容,这一个月的付出与坚持终获得了认可。
今年合唱取得亚军的优异成绩,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辛苦付出。即使没有光,摸黑也要继续前行;即使时间不够,挤出时间也要继续练习。新闻院的金秋合唱拥有了新的回忆,这回忆中交织着新闻院许多人的欢笑与泪水,也交织着不同时期《江山》与《渔家傲》的优美歌声,也许,这便是金秋情怀吧,一年又一年为准备金秋紧锣密鼓地排练,一届又一届新传学子在金秋留下美好的回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可金秋仍是每个人心中难以忘却的一段记忆。
虽然今年的金秋合唱大赛已经落幕,但这份金秋情怀将会深深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让我们再为今年合唱佳绩欢欣鼓舞的同时,尽情期待明年金秋合唱的表现吧!
(采访:珞新传媒 新闻部 童玮嘉 宋思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