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是社会的探照灯,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新时代对于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融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记录新时代,讲好融故事,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新闻先生新闻小姐大赛也在不断成长。
6月5日18:00,以“定格历史瞬间,记录时代风云”为主题的“红星·美凯龙”杯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新闻先生新闻小姐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武汉大学人文馆主厅准时开始,为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新闻盛宴。
本次比赛邀请到了众多嘉宾和专业评审。出席嘉宾分别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王怀民老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洪杰文老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吴世文老师。
专业评审分别为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廖红艳老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任、湖北省播音系列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彭松老师,湖北卫视《湖北新闻》《长江新闻号》主持人、全国第二十届十佳电视主持新星刘俊老师,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会、湖北省演讲协会委员、湖北省长江读书节导师团成员陈晨老师,长江日报武汉国际传播工作室运营总监、曾任长江日报驻武昌区记者站站长、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两微一端”运营总监、湖北省新闻奖获得者黄哲老师。专业的评委为此次比赛提供了权威的话语、客观的评判。
比赛正式开始,第一环节是“新新面孔”。选手们两两分组进行才艺展示,将配音、声乐、舞蹈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融入一段简短流畅的表演中。选手之间配合默契,既圆满完成了自我介绍、也充分展示了个人风采。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各组选手的精彩表现吧!
7号选手黄子涵和8号选手王学峰首先为大家展示了全能的唱跳才艺,而后还为大家准备了惊喜环节——角色互换,在两位选手的载歌载舞之中,大家充分体会到了新闻人的全能全面。
4号选手孙立如和16号选手苑政杰用动漫配音的方式互相介绍,四段各具特色的配音趣味十足,引来了全场观众的积极回应。
6号选手陈雅婧和12号选手张倩用充满中国元素的曲艺形式让全场观众进入了一个古风味十足的古典世界,同时大家也通过此种形式初步了解了这两位选手。
5号选手卿爱玲和13号选手陈俊宇将深情的朗诵与优美的钢琴声融为一体,缓缓讲述了关于“寻梦者”的故事,和缓的吟唱让全场观众陶醉其中。
1号选手丁豫鲁和15号选手王子玥用平静的语调缓缓讲述了自己的新闻之路,其中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个人走上新闻道路的关键时刻,让全场观众从一帧帧画面、一段段叙述之中了解到他们的专业发展道路。
9号选手张鈜琦和10号选手刘柳昕首先采用了乐器演奏的形式,而后通过歌舞剧表演的形式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浪漫世界,向大家表达了“发现美、会动情”的主题。
3号选手林祉祎和14号选手尤嘉采用了混合新闻播报的表演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风采。其中有萌趣十足的《蜡笔小新》、也有稳重大气的新闻联播,两位选手切换流畅自如,引人入胜,其中3号选手展示的多语种播报能力更是惊艳全场。
2号选手李腾和11号选手张雪慧在引入部分采用了正式的新闻播报模式,播报的内容多元丰富——有《海绵宝宝》配音秀,有改编歌曲的演唱,看点十足。
大赛的第二个环节是“新闻连连看”。在这个环节中,选手需要根据所抽取的新闻图片进行事件的阐述与观点表达,同时需要寻找三张图片中的潜在联系,将其串联成为完整的新闻播报,这对于选手的即兴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选手们的专业素养,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快速认知以及洞察事物间联系的能力令人叹服。
3号选手林祉祎通过横向对比近日大火的《觉醒年代》与其他饱受诟病的抗日雷剧,思考了中国主旋律影视剧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如何调和题材的严肃性与流量之间的关系?难道主旋律影视剧就一定带着“枯燥”的标签吗?只有流量小生才能让影视剧在市场上存活下来吗?她在论述中向我们呈现了自己的思考。
13号选手陈俊宇通过对图片呈现出的浪费粮食乱象的冷静观察,结合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从多个角度思考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层原因与带来的影响。在论述中,他更是联系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感人事迹。最后他坚定地表示——节约粮食是每一个人都应尽的责任。
12号选手张倩抽中的题目与航空航天事业相关。面对一个个稍显晦涩的名词,她毫不怯场,流畅而从容地向观众阐述了图片中所含的信息。谈及一名初中生给科研人员写的鼓励信时,她饱含深情地回顾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从这场少年与科研人员的文字交流中看到了热情、希望与美好。
大赛的第三个环节是新闻采访。每个选手需要在现场抽取一道时事新闻,对由工作人员扮演的新闻相关方进行模拟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选手需要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采访技巧,在对话的过程中挖掘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一环节是对选手新闻采访能力的检验和挑战。
在此其中,2号选手李腾抽取的话题是“教育部答复《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李腾对于此话题持有自己鲜明的态度和立场,在采访过程中深入浅出,展现了个性化的采访风格,独具魅力。
10号选手刘柳昕十分注重与被访者的互动,善于从被访者的回答中提取信息并进行拓展发散的说明阐释,观众通过记者和被访者的一问一答充分了解到华为鸿蒙系统所体现的强大创新能力。
15号选手王子玥在有关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上提问十分犀利,句句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充分体现了一位新闻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的新闻采访能力,也调动了现场的气氛。
16号选手苑政杰首先运用一组数据为大家介绍了抑郁症频发的社会现象,而后结合新闻事件向被访者提出了一系列十分有针对性的问题,最后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呼吁——希望大家都能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拥有一个愉悦的心理状态。
经过激烈的比拼,比赛进入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新闻零距离”。如果说前面的环节更加注重新闻工作者的个人能力,那么这一环节则更加考验选手们的协作能力。两个选手抽签分为一组,分别担任场内、场外主持人进行新闻连线。
在本环节中,选手们不仅充分展现了自己优秀的现场新闻播报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新闻现场的最好还原,更是展示出了和伙伴之间足够的默契,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沉浸式现场体验。
3号选手林祉祎充分调动自己的肢体动作,融入充沛的情绪,全场观众仿佛都置身于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代入感极强。同时,她和场内主播的配合也十分默契,呈现了一场完整的新闻播报。
14号选手尤嘉面对“云南漾濞地震”的现场报道也毫不慌乱,体现了极强的专业能力。敏锐的细节捕捉、流畅的新闻表达、极快的反应速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播报风格,征服了在场所有人。
16号选手苑政杰更是以极强的知识储备应对复杂的现场环境,向大家介绍了三星堆丰富的考古发现,其记忆能力和阐释能力让评委和观众叹服。为了向大家清晰地展现文物的大小,她用自己的手掌进行类比,令人记忆深刻。
在选手完成四轮精彩的比拼后,评委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专业点评。
彭松老师用“感慨、感谢、遗憾”三个关键词表达了自己对与这次大赛的整体感受,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愿景——走出校园,看到更广阔的舞台。
刘俊老师首先肯定了此次大赛的赛制设置以及主题选择,接着提出了新闻工作的“七度”——温度、速度、高度、角度、深度、广度、精度,与大家共勉,最后刘老师提出了引人深思的三个问题——“我为谁在说话”“我在说什么”“我怎么说”。
陈晨老师用专业知识对于大赛的第二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点评,强调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例如采访对象的选择问题,采访应该客观中立还是带有自己的情感倾向。
黄哲老师首先夸赞了选手们精彩纷呈、包罗万象的呈现,而后提出了两个需要进一步改善的问题——第一,应当减少新闻中的套路化操作,第二,要弄清楚“为谁说话”的问题,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保持初心。
最终的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新闻先生:中国传媒大学 尤嘉
新闻小姐:武汉大学 林祉祎
二等奖
四川传媒学院 王子玥
武汉大学 苑政杰
西北政法大学 李腾
三等奖
长江大学 张鈜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张雪慧
湖北大学 刘柳昕
华中师范大学 卿爱玲
武汉大学 孙立如
优秀奖
湖南师范大学 陈雅婧
湖南大学 黄子涵
湖南师范大学 张倩
武汉体育学院 王学峰
河南工业大学 丁豫鲁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陈俊宇
单项奖
最佳才艺奖:武汉大学 林祉祎
最具智慧奖:西北政法大学 李腾
最具人气奖:武汉大学 林祉祎
最佳口才奖:武汉大学 林祉祎
至此,“红星·美凯龙”杯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新闻先生新闻小姐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结束。比赛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新闻人追逐时代风云的脚步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新闻人行动起来,期待所有拥有新闻理想的人都能坚定脚步,坚毅前行,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全国大学生新闻先生新闻小姐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