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 悠悠寻鹤悟舞艺,漫漫逐梦传薪火

——新闻院2020年金秋舞蹈专访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20年11月12日 21:12   点击量:

伴随着旋律变换,少女们时而负羽扇于背后,仰头侧颈,高抬纤足,描摹着鹤的步伐;时而舒展双臂,跳跃旋转,羽扇开合,演绎着鹤的嬉戏。少年追逐着群鹤,群鹤围绕着少年,在纵情共舞中,少年顿悟了鹤舞的精髓,快意疾走,翻腾旋转,举手投足间尽显超凡脱俗。这,是一位少年的逐梦征途,也是一项技艺的传承历程……

2020年10月31日晚18:30分,我们与梅园小操场,相约在武汉大学金秋艺术节舞蹈之夜。伴随着主持人的陈词,鼓声与口号同时响起:“新闻传播,精彩多多;金牌新闻,无限传播!”灯光逐渐昏暗下来,一曲《寻鹤·逐梦》即将开始。

在聚光灯下,学习鹤舞的少年,身着青白色朝鲜族服饰,依据师父的指点,一板一眼地模仿着鹤的姿态,却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师父堪堪用折扇敲打这榆木徒弟的腿,少年疼得抱着腿,单腿跳着转起圈来,继而又躬身垂手,恭敬地跟在师父身后。

师父伸出折扇,指向不远处的群鹤,示意少年看去——十五位少女着素白色朝鲜族服饰,定格成姿态各异的仙鹤模样。伴随着旋律变换,少女们时而负羽扇于背后,仰头侧颈,高抬纤足,描摹着鹤的步伐;时而舒展双臂,跳跃旋转,羽扇开合,演绎着鹤的嬉戏。少年追逐着群鹤,群鹤围绕着少年,在纵情共舞中,少年顿悟了鹤舞的精髓,快意疾走,翻腾旋转;旋即,少年向师父叩头一拜,师父,则将手中的折扇传予了他,这也代表了鹤舞技艺的薪火相传……最终,伴随着少年与群鹤的共舞,舞蹈进入了尾声。

《寻鹤·逐梦》最终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将目光从舞蹈之夜惊艳全场的表演收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专属于金秋舞蹈人的寻鹤逐梦的故事。


新闻与传播学院18级学生何雯婷和常笑雨霏是新闻院今年金秋舞蹈的负责人,她们的工作主要有选定舞蹈、面试演员、采购服装、联系老师、陪同训练等等。在最初选定舞蹈时,她们和主舞张译夫一起看了“几乎所有能看到的舞蹈”,才选定了《寻鹤·逐梦》这支舞。虽然指导老师梅佳怡提醒过他们朝鲜舞难度较大,但考虑到这支舞与今年金秋舞蹈的主题和学院风格相契合,也是上一届金秋舞蹈人想完成而未完成的一个遗憾,她们最终还是定下了这支舞。

而在工作当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采购服装。何雯婷回忆道,由于朝鲜族服饰较为小众,难以购置到现成演出服,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定制服装的方案。最多时,她同时跟30多家网店店家进行沟通,只为了选出质量最好、价格最实惠的演出服。而迫于各种因素限制,表演的道具——羽毛扇,也是由负责人带领自己制作完成。

对于她们个人来说,负责本次金秋舞蹈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因为常笑雨霏和何雯婷此前都没有舞蹈相关经验。在陪伴演员们进行排练的过程中,她们也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从对舞蹈一窍不通,到能够指正演员们的失误之处,她们付出了很大努力。

在筹备金秋舞蹈的过程中,饰演少年的16级学生、主舞张译夫也肩负起了一部分“负责人”的职责。由于当初转专业时降了一级,今年已经是张译夫第五年参加金秋舞蹈了,或许也是最后一次,这对他意义非凡。由于要准备出国的申请材料,早期他难以抽出时间来参与排练,只能后期再加入排练,也是因此,他的舞蹈动作基本都靠自学。他说:“这个舞蹈确实比较难,自己以前也没有这么大胆过,全都是自己学,没有老师教,不过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忙还要参加金秋舞蹈时,张译夫回答道:“本来不打算参加,不过后来还是参加了,既因为这个角色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但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男生;也是因为喜欢舞蹈,我大一就加入了校舞蹈队,觉得金秋是一种(价值)实现,这是我擅长的东西,我希望把它做好。”

谈及张译夫,何雯婷称他“精神支柱”。她介绍道:“师哥一边准备托福一边练舞,选舞、找老师、教舞、灯光、音视频,舞蹈的每一部分都是师哥一点点在指导,还得附加着给我做心理建设,因为有师哥在我才更有底气,是师哥撑起了舞蹈。”

张译夫对“负责人”这一身份并不陌生,在转入新闻院后的四年,他每一年都挑起了金秋舞蹈的大梁。而在今年的比赛结束后,2019年金秋舞蹈负责人曾文鹏代表关注金秋舞蹈的同学赠予了张译夫一份特别的礼物——刻有“新闻院舞蹈终身成就奖”的奖杯,以感谢他四年当中为金秋舞蹈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这场特别的仪式中,曾文鹏简单回顾了张译夫的金秋舞蹈经历:“他2017年从城设转到新闻院,从2018年到现在,在新闻院跳了三年。2018年跳了《彩虹桥》,2019年跳了《匠心·银塑》,2020年跳了《寻鹤·逐梦》。在跳舞的过程中,张译夫不仅仅是跳舞,还参与了组织面试、做视频、写灯光等工作。张译夫从一个新闻院的‘局外人’到新闻院金秋舞蹈的灵魂,几年下来我觉得他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们决定为张译夫、为酋长这个经典角色颁发‘新闻院舞蹈终身成就奖’!”张译夫激动地落泪,拥抱了曾文鹏,李烽老师、胡静文老师以及同学们。见证了这令人感动的一幕,许多同学也红了眼眶,落下泪来。

张译夫对未来也有着自己的期许:“咱们院服饰板块很强,舞蹈比较弱,大家去看金秋都奔着服饰去,没有人去看舞蹈,但如果没有人重视的话,舞蹈就更不强了。其实我觉得舞蹈特别好看、特别美,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了解,我的想法是不要让舞蹈掉下去。希望能像鹤舞的传承一样,也能有一个‘学生’,把金秋舞蹈传承下去。”


在这支舞蹈中,张译夫的“师父”——18级程涛,是另一位主舞。虽然不是新生,但与20级演员们相同的是,金秋舞蹈于程涛也是一段全新的经历。他在大一、大二时都参加了金秋艺术节,却都专注于情景剧这一领域,至于为什么大三还来参加,原因很简单:“想来尝试一下新的东西。”

因为动作本身有些难度,再加上柔韧性较差,所以对于没有舞蹈功底的程涛来说,刚开始跳的时候很有难度。但他每天都会排练,让自己不忘记动作,以保持舞蹈的状态。程涛还要面对与另一位男演员张译夫磨合的问题,比如眼神交流和动作配合,他解释道:“虽然我们男生是相对独立出来以梳理故事线的角色,但是我们的配合还是比较重要的,只有我们配合好了,才能更好地融入舞蹈中。”从细节上来看,程涛所扮演的师父颇为传神,当他把折扇授予徒弟时,他的双手在微微颤抖——一位感情深沉而隐忍克制的师父的形象便跃然而出。

如果要去评价这一段新奇的际遇,程涛认为,“排练过程就是一种享受,我希望在大学生活中还能有一些小悸动,而舞蹈本身就是一个小悸动”,而在今年的金秋舞蹈中,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舞蹈角色的代入感,并能够在寻找的过程中去享受。”


除了两位主舞之外,作为本次金秋舞蹈的领队学姐,19级赵雪婷、王殷洁、姚心怡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是她们第二次参加金秋舞蹈。与去年的金秋舞蹈相比,今年的金秋舞蹈对于她们来说多了一份从容,既是因为去年只有两周的排练时间,而今年有三周;也是由于鹤舞中的高技巧性动作较少,而追求流畅柔美的视觉效果。但今年的金秋舞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赵雪婷坦言:“这个舞蹈动作比较少,表演的成分很少,没有特别能带动观众感情的部分,就只能靠视觉上的美感,所以如何带动观众的感情是一个难点。”

幸运的是,几位领队学姐都表示今年的排练较为顺利,王殷洁提到:“今年比去年顺畅很多,大家都很棒。”在完成了舞蹈动作的初步教学后,今年比去年有更多排练时间可用于细抠演员们的动作。同时,演员们都非常配合排练,赵雪婷夸赞演员们都很听话,会根据指点立即改正错误之处。

在谈及排练的感受时,赵雪婷毫不犹豫地回答:“累!”可在练习完一段舞蹈之后,她仍然温柔地指正演员们进旋律时的时间点错误,向演员们演示正确的持扇姿势,并以鼓励的口吻说:“我们再来一次吧!”学姐们温柔而积极的态度“圈粉”了许多20级演员们,20级徐玉洁、张书涵说:“学姐们真的很可爱!说话特别温柔,跳舞跳得特别好,人也特别认真负责,会很耐心地纠正我们,让人情不自禁地去听她的话。”

而对于领队学姐来说,学妹们也给了她们意料之外的惊喜。姚心怡提到了一件小事:“有位学妹在排练过程中出现了一点情绪崩溃的状况,刚开始我很担心,没想到她在旁边自己舒缓自己的情绪,非常快速地调整了过来,当我帮她调整动作的时候,学得也特别好。”赵雪婷也坦言当初得知要跳朝鲜舞这一最难的民族舞时,内心很没有把握,“但现在看着大家跳得都很好,还挺安心的,学妹们也特别棒!”


在领队学姐口中“特别棒”的演员们,其实也历经了许多艰辛。

为了完成舞蹈中许多跪俯的动作,演员们的膝盖布满了淤青,许多演员购置了护膝,但是膝盖的侧面仍然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演员们默默坚持了下来;为了练就羽扇开合时潇洒飒爽之美,她们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小指磨得生疼,连手心都被扇柄磨出了一层薄茧。对于高强度的排练,演员们习以为常。徐玉洁和张书涵表示,“刚开始(排练)的时候特别累,天天在排练房里一个动作来回地跳……周六周日也整天在练,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半。”

而对于20级演员崔灿来说,她面对的是“双重压力”:她既参加了金秋合唱,又参加了金秋舞蹈,简直忙得不可开交。如何协调时间成了她面对的一大难题,对她而言,合唱和舞蹈都十分重要,她希望都能做到最好,而当两者产生时间上的冲突,不得不因为合唱而搁置舞蹈排练时,她会因担心跟不上大家的进度而感到焦虑。但金秋合唱的圆满成功使她卸下了包袱,将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排练当中去,努力呈现出最美的表演。

崔灿的故事是每一位金秋舞蹈人的缩影,每一位演员或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矛盾和压力,或许来自课业,或许来自活动,但克服万难,他们聚在一起,以疼痛与薄茧,换来最美的表演。


除了演员,梅老师也在高强度排练中付出了很多。她个人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仍然以最敬业的态度指导本次金秋舞蹈排练。赵雪婷回忆,最初时大家跳得并不好,梅佳怡老师幽默地调侃演员们“把鹤步跳成了小偷步”,但她一直耐心地一遍遍指导演员们。梅佳怡老师表示:“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舞蹈基础,刚开始会不适应,朝鲜舞也是最难的民族舞,最开始时同学们难以把握气息,也没有舞蹈感觉,那我只能一点点地给他们抠动作,他们也十分勤奋,一点点进步,所以后面也挺好的。”

10月31日,周六,演员们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绽放时刻。

院办102,与我们想象中紧张焦虑的状态不同,房间里播放着欢快的音乐,演员们都十分放松,聚在一起嬉笑玩闹。化妆师正在为袁润一描画精致的妆容;张译夫对着镜面一次又一次地练习舞蹈动作;20级演员赵文瑄以书包为枕,以地面为席,疲惫地睡着了;赵雪婷根据排练时录制的视频,一一指正演员们的不足之处;负责人常笑雨霏和何雯婷则在贴心地为演员们调整服装。

(赵文瑄疲惫地睡着了)

在赛前的采访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何雯婷说:“我觉得付出的努力都会有回报,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常笑雨霏也对舞蹈充满了信心,她强调:“大家排练都很认真,也付出了很多,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但过程大家都很享受、很开心,认识了很多小伙伴。”

姚心怡称,出于对舞蹈的喜欢和热爱,“不想错过金秋舞蹈”,所以她仍然参加了今年的金秋舞蹈,她还是“期待今年的金秋能够获奖,为新闻院争光”。程涛则认为,“既然已经在认真排了,不是希望有多少鲜花多少掌声,重要的是真正把这支舞蹈给跳好,然后享受其中,这也算是我的初衷吧。”

徐玉洁和张书涵表示了她们对于比赛“既紧张又期待”的矛盾心情,唯一担心的是“梅操的舞台很脏,我们的衣服白白的,怕把衣服弄脏了”。赵雪婷与她们稍有不同,“我直到高三前都一直在跳舞,每次跳舞都很舍不得上台,因为上台一次就少了一次上台的机会,比起紧张更多的还是不舍,但我还是比较享受上台的感觉。”

但无论如何,每位金秋舞蹈人,都在为一个相同的目标而努力:将《寻鹤·逐梦》这一曲鹤舞,完美地呈现在金秋舞蹈之夜。

将视线转移回梅园操场,当观众热烈的掌声响起,我们深知,他们成功了。

正如曾文鹏所言:“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梅操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风采。”对于每一位金秋舞蹈人,这段独特而珍贵的经历,都将深深铭刻在他们心中。

向每一位为金秋舞蹈奋斗过的人致敬。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