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完最后一列队伍走上舞台,谢雨村和江紫涵绕过大半个操场,从后台飞奔到了新闻院的啦啦队中。刚刚站定,男生哼鸣的第一个音便缓缓传出。作为2020年带金秋合唱的学姐,谢雨村和江紫涵的肩膀开始微微颤抖,哭出了声。
变与不变
其实对于那声哼鸣谢雨村和江紫涵在这之前心里是没底的。她们表示“这一句我们真的抠了很久,从排练开始我们就在强调,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男生怎么也唱不好,所以直到上台前一刻我们心里都是没底的......但是他们刚刚的那一句真的很棒。”
舞台上的天籁又岂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精彩演绎的背后是所有人的付出。
从选曲开始,第二首《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其实经过了慎重的考虑,首先要与疫情复苏有关,其次关注两首曲目曲风的变化,第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是慢歌,所以第二首尽量选择欢快一点的,本来是打算选与新闻院以往偏现代曲风相近的歌曲,但考虑到排练时间有限,以及新闻院男女生比例问题,最终选定了一首既能突出女生优势、风格活泼又有很多装饰音的民歌。
10月18 日上午,由于大家的整体状态不是很好,作为此次金秋合唱总负责人的谢雨村让合唱成员看了前两年的合唱,回顾金秋对于自己的意义,她忍不住落下眼泪。谈及此,谢雨村感慨:“它们已经成了我脑海里无意识的单曲循环,这是我自己于对金秋的一种情怀。但我们当时的状态是很不行的,当时我很失落的,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情怀吧。”
谢雨村在这次金秋合唱的筹备过程中十分谨慎。经历过两届金秋艺术节,这次还作为主席团成员分管合唱,加之新闻院前两年的合唱都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所以无论是出于情怀还是责任,她对于合唱都有一种使命感。她坦言,自己从接受这个任务开始就背负着很大的压力。
当谈到第二天的比赛时,谢雨村更多想到的是程序问题——证明文件、规则制度是否检查清楚?细则是否有更改?而说到比赛成绩时,她更多的是一种淡然:“我不能预想他们唱成什么样,就实事求是吧。当然也非常希望他们能超常发挥,但我觉得大家能够完完整整的在台上把这两首歌唱完,就是一件很让人感动的事情”。
“前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新闻院是第三名,然后我爆哭。我自己都没有认识到压力会有这么大”。
10 月24 日晚上比赛入场前的谢雨村更是化身播报员,“大家不要紧张,放轻松,声音打开,女生裙子提起来......”不停地,一遍遍重复注意事项,其实大家都明白,真正最紧张的人是她,却一直在提醒说“你们不要紧张”。
作为女高声部长的沈葳坦言“我其实是比较慢热的类型,但考虑到自己是学姐,还担任声部长,觉得有责任尽快让大家熟络起来,于是我最开始就开了一个动员小会,在会上说些有的没的”,而她的用心也的确换来了整个声部训练时的欢乐。“学姐让我懂得了音乐的美好与合唱的担当责任。”谈及这位学姐,女高声部的成员,2020级新生周欣怡说。
当谈及去年和今年的区别时,沈葳回忆到,“去年感觉自己像造梦中的小小一员,今年位置稍微重要了一点点。”
从小小一员到声部负责人,身份在变化,但对于合唱的热爱却始终未变;
从服从与遵守到独当一面,责任在变化,但对于金秋的情怀却始终未变。
金秋为传承,聚是一团火
香槟色的纱裙,精致的妆发,女生们在镜子前逗留着,仔细端详,眼神中充满着惊喜与喜悦,早已按耐不住想拍照记录的心。这是谢雨村和江紫涵提前一周经过反复参考比较为女生们准备的漂亮礼服。考虑到不同女生身材不一样,加之天气比较冷,所以尽量选择了长袖。“希望新闻院的女生是全校最漂亮的。我们自己那年也是学姐给我们租到了特别漂亮的礼裙,前年我是一个这样的学妹,就觉得今年我也可以做一个也这样让她们开心的学姐”江紫涵介绍道。
谈到金秋情怀的传承,不得不提前两年都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杨洋,她今年因为学业很重没能来参与,但也一直在心中挂念着这个事情。虽然每天晚上都有晚课,但只要一有空,她就会跑到每个声部教他们怎么发声。一直到成型的时候,她才说:“终于可以放下了,不用天天上课都想着这个事儿了。”
金秋在新闻院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不是一届学生的事,它是整个院从老生到新生,从老师到学生,每个人的事。
虽历经坎途,仍觉此行不负
今年合唱最大的难题其实就是时间不够,往年一般都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今年只有三周。
“怎么又要去合唱啊”“我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了”“想睡啊”,这的确是合唱排练时队员们挺普遍的抱怨。组成合唱队后由于时间紧迫,只能抓住一切可以排练的时间。加之合唱排练强度大、费嗓子,其实合唱成员是有很多不满的。
但当被问到想不想放弃的时候,大家都摇了摇头。“负面情绪肯定是有的,连续唱两三个小时,嗓子肯定不舒服,但是看见大家都在那里坚持,老师一遍又一遍的给我们指挥,我就坚持了下来”周欣怡说了自己坚持的理由。
指导老师也坦言自己的压力其实很大,因为接受排练任务时间晚,并且她既负责排练还要担任指挥,但她仍然微笑着说,“合唱是一个集体活动,是有它的精神在的,尤其是对于指挥,指挥的情绪是很影响大家的状态的,所以我尽量不在大家面前流露负面情绪,争取用积极的心态来带动他们。”
周四下午,指挥老师因事没来。谢雨村和江紫涵虽然比较擅长合唱,但毕竟不是专业指挥,所以排练效果不是很理想,清楚可见第一排的男生一脸迷茫,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时候不该唱。大家很困,很疲劳,越排练越混乱,江紫涵一脸自责,沉默片刻后,上前说:“你们现在的排练状况确实超出了我们可以负责的水平,真的很对不起大家。”说着说着,眼眶就开始湿润。
事后问起合唱队员此事,其实他们也很自责:“我们确实没有唱得很好,学姐们就认为是她们没带好,但实际上她们做得已经够好了。其实她们哭的时候我心里也很难过,觉得我们辜负了她们的期待,但更觉得自己肩负了更大的使命与责任,必须唱好”“我们一堆女生差点也都哭了,很心疼学姐”“从那天之后,我们的团队凝聚力更强了”。
“大爱新传”“合唱值得”“新闻院永远滴神”,这是24日晚朋友圈空间刷屏的内容。从这一刻起,那些郁结的矛盾与蒸腾的焦虑也许都已烟消云散。
当被问及,“你们在合唱中收获了什么?”
“团队意识、时间管理能力、尊重他人、正确的发声方式、坚持与毅力、听从指挥、一段美好的回忆、一群可爱的朋友、音乐的美好、责任感与使命感、一股子拼劲干劲!”合唱队成员赵文瑄、周欣怡、杨文、徐翊菲等同学回答道。
其实24日晚不仅仅是舞台上的成员,台下的“啦啦队”更是不遗余力地为队员们加油助威。新闻院抽中的是第十四号出场,在第十二号节目演出完毕后,新闻院的应援区就时不时传来一阵骚动,“口号呢,口号呢,记牢了吧”“那是稳的:新闻传播,精彩多多,金牌新闻,无限传播”“欸,你们男生记得把嗓子清一清,等会可要吼出气势来””快了快了,好好准备”。
“新闻传播,精彩多多,金牌新闻,无限传播”的口号伴随着激昂的鼓声,大家或是手窝成喇叭状或是踮起脚尖放声呐喊,敲鼓的同学身体稍后仰,举起鼓棒,猛地一敲,“砰砰”;开始表演后,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脸上洋溢着的是自豪,是喜悦,仿佛在诉说“这就是新闻院,我们院”。
谢雨村擦了擦泪水,“细数最近的日子,我真的很喜欢今年的合唱团,很喜欢合唱团里的每一个孩子,虽然有很多困难,但看你们站上舞台,在舞台上微笑,我觉得那就是最美的样子,三个星期的训练,你们辛苦了,但我想,合唱值得,新闻院值得,我们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