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暑期社会实践行动指南——记我院实践队获学校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9年12月06日 17:22   点击量:

近日,我院“新观美丽中国进行时,建构人与自然共同体”校级实践队,荣获武汉大学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据悉,全校500余支实践队中,共有30支队伍获一等奖。

2019年的夏天,这支实践队从全国各地赶赴浙江省安吉县、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开展总时长近半个月的暑期实践。

(他们去向“两山”源地,深刻认识美丽中国最前线)

(他们采访县府官员,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决策实貌)

(他们也调研县级媒体融合、信息化生态管理,在技术前潮中反思治理变迁。)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这支至今已获中国青年网、浙江青年网、中国大学生网、武汉大学未来网、搜狐新闻、凤凰新闻、武大大创、新传你和我等各级媒体共计20篇的新闻报道。然而获奖并非目的,宣传并非终点。他们更愿意思考“如何做好一次社会实践?”,给出一份暑期社会实践行动指南,以供新传学子参考。

一、思维上“新观”实践

为什么大学生要进行社会实践?什么才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这是两个很容易给出答案的问题。然而“混经历”“混奖项”“吃喝玩乐”游山玩水“这些回答是否真的能靠近国家和学校推动我们社会实践的本心?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作为一流大学的学子,应当认识到我们走向大山大河之地,探访人迹罕至之处,采访时代前沿人物的根本目的,是了解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并在这份了解的基础上,足践之,奉献之,爱护之。

因此,把社会实践当作一次体验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次见识的机会,一次研究的机会,也是一次“继往开来”的机会。对于实践队的个人而言,每一个来这个实践队的人都抱着现实关怀与社会责任感而投入其中。而当学子们认真的思考和反思这个实践课题时,无疑也更加开阔了我们武大人之视野、增进了跨专业的知识储备与强烈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青年一代的社会担当。

在这一点上,转变对实践的态度与心理认知,对社会实践做一次“新观”。这是最重要的实践思维,想必也是国家鼓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初衷。

二、理论上“建构”实践

对社会实践光有新的认识当然不够。要把社会实践做深刻,做出成果来,首先应当在理论上“建构”实践,用研究的态度与学术的思维对实践进行设计。以获奖队伍为例,他们以下沉至调研地区的生态体制、生态经济、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宣传为切入点,以调研地区相关部门的主管干部为重点调研对象,致力于探究社会主义新时代“美丽中国”战略下中国林区管理与中国县域生态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面貌。并结合实践队的学科特长,深入探讨当地新闻宣传事业对县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有怎样的作用。并对现行的美丽中国典型推进模式总体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探索。

除了对实践进行思辨的设计,还应当在重视对实践事实性成果的归纳总结。在实践中,安吉分队感受到安吉在现代人居环境、产业生态转型、精神文明建设、媒体融合发展等多方面的成就。在安吉,基层参与和上层规划相互协调,实现理念和实践的一致。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使得安吉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启发其他地区积极探索自身优势,走出脱贫致富的新路径。当我们和采访对象交谈时,能发现仅靠文献和政策文件的了解是有很多不足的,在一线工作和生活的干部群众的经验最为生动和踏实。

三、本征上做“新传人”的实践

当然就这支实践队来说,十二个人都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因此要把实践做的出彩,做出自己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新传特色”做出来,在本征上做“新传人”的实践。

首先是在行程设计上,关注新闻传播领域。在实践队赴浙江安吉的行程中,着重关注了安吉新闻集团在整个县域生态治理的作用。他们在最后两天,专门探访安吉新闻集团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以及工作内容,对县级媒体融合的典型范例进行学习和总结。对县域的信息化治理,和县级媒体可发挥的独特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参访安吉新闻集团大数据信息中心)

其次是做好“新传人”的本职,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会每日对实践行程进行总结,并及时撰写新闻稿件。从纪实的角度,用更生动的文笔,更有深度的思考,呈现出实践内容,展现实践特质。也基于此,实践队先后被中国青年网、浙江青年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总计二十篇次的各级新闻报道,既宣传了实践队的行程与内容,为学校和学院争光,同时也是对新传学子本职工作的一次“回溯”。

(图为实践队成员稿件发表于中国青年网)

最后一点,则是将“新传人”的特质与社会实践的本质做一次融合。离开学校、走入社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新闻理想。实践队既潜心学习理论知识,也乐于投身实践洞察真实的生活;享受美好时代带来的机遇,也敢于直面社会的顽疾与无力;立足脚下的土地,更心系家国未来的发展轨迹。作为新时代青年,新传学子当以思想和情怀为笔,在求真求实的路上上下求索,以己所学所想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发一份光、献一份力。

附实践队成员名录:

指导老师:李烽

2017级新闻:罗臻庆 2017级广电:汪姝伦 王嘉乐 2017级网传:敖可

2018级网传:袁佳蓓 折雅轩 巫晓玲 2018级广电:黄重重 钟美萍

2018级新闻:张儒越               2018级广告:刘丽华 王婧芝

2019.12.2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