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余秋雨评为“可能是最会说话的年轻人之一”的国辩全程最佳辩手,是《超级演说家》里引发乐嘉大呼“今生无缘,来世再见”的以爱发声的演说家,是《奇葩说》里面对马薇薇争锋相对依然不疾不徐的翩翩辩手,但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武汉大学的老师。“我自己是一个安静的大学老师,不一定安静,但是至少首先我是个大学老师。”陈铭说,待在高校里学生们给他带来的持续的新鲜感是他在做很多节目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动因,或者是找到某些观点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源泉,“我很感谢他们。”
上节目——更好地学习
陈铭老师参加超级演说家的时候还是博士在读,参加奇葩说第二季的时候已经留校,是一名年轻的高校老师。“既然是学习这个的,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一线的一些节目播出的现行的状态。”以广播电视为研究方向的陈铭老师博士生在读时参与的这些节目,都是他博士论文样本分析的很好的素材,是文本分析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社会实践的过程,而且它无论是对教学还是科研都有一些很棒的反向的回馈作用。”
上学期陈铭老师上了一门叫做综艺节目主持控场艺术的课,参加的这些节目让他有更多新鲜的干货与同学们分享。身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陈铭老师可以把主持风格还原到最接近真实的状态,有些被剪掉的最有意思的细节和画面又可以作为案例和素材和同学们进行分享,“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它是鲜活的、是有血肉的,每一点分享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
上辩场——不奇葩的奇葩
初上《奇葩说》,观众们都说这个人怎么那么正常,说话模式、表达方式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人,这可能就是陈铭老师在里面最奇葩的地方。因为大伙都不太正常,猛地来了一个正常的人,还不一定一时半会儿能习惯得了。在这种模式下,陈铭老师希望用大家生活中常见的状态和方式来跟大家把道理讲清楚,“我认为这是奇葩说舞台上应该存在的一种价值观的表述形式。”很多新的东西是对的,是有生命力的,并不代表所有的传统的东西都该死。但也有在传统中走过来的表达方式或特点在新时代下能够恰逢新生,陈铭老师希望做一下这方面的尝试。
生活中的陈铭老师不疾不徐、绅士优雅,辩论场上用满满的正能量直击观众的内心,“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说我是鸡汤男,这是我非常不解的地方,”陈铭老师戏趣道,在他看来,一些纯鸡汤的、很励志的话跟正能量比起来最大的核心区别就是它没有逻辑,没有道理。陈铭老师希望传递给观众一些除了口舌之争之外的靠得住的,理论层面的分享。
上课堂——自由与幽默相呼
陈铭老师上学期的六七十人课堂来了一百多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同学是从哪里来的。他的课堂是自由的,想干什么都可以,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发出声音。“吸取新知识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陈铭老师激悦地说,“但你如果真的觉得来就像被逼来的 ,还在这里没效率地学习,那才是对生命的不尊重。”陈铭老师讲综艺控场或者其他的内容时比较注重实际操作和大家的交流与碰撞,师生台上台下的互动是非常多的,所以大家的思路会跟着碰撞的内容和问题一直向前滚动。在他的课堂上任何时候任何人觉得他讲的不对,想反驳,有更好的观点,都可以随时举手,他欢迎任何同学用最大的声音说出反驳的观点。这个课堂又是有底线的,你的生命是你的,你不能影响其他人,如果实在听不下去,你可以走。"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我很认真的来给大家教授这门课 ,我希望大家都能全心投入地学习这门课。”
凡是专业知识上的观点碰撞陈铭老师基本上没有发过脾气,他的教学习惯是尊重并接受一切能够有道理的,跟课堂知识相关的点。“关乎品质和未来人生方向的事不能忍,我崇尚自由,但有原则。"陈老师能想到的自己大发雷霆是因为抓到自己带的班级的同学考场作弊,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上过陈铭老师课的同学都说他很有亲和力,挂了很多光环却没有距离感。陈铭老师思维敏捷,语速快,循循善诱,从各方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他的课堂从不沉闷,偶尔开几句玩笑。“当我的学生说我上课是风趣幽默的,我更喜欢把它理解为我上课的内容是大于形式的。”陈铭老师认为,在表达一件事的时候内容大于形式就是幽默的,反过来就变成了滑稽。比如小丑,他的表演极具形式感,包括他的道具,没有任何要表达的东西内容,这就是滑稽。“我说话喜欢一语中的,直击要害,把核心内容呈现出来,不绕不假不装,更增强地去表达出来 。”大家都能理解,大家都是90后,都有90后的表达方式,平时陈铭老师也会去揣摩了解学生们的表达方式,用这种方式来交流,大家在他的课堂上总是笑得很开心。
谈人生——生命就是常走常鲜
15级播音班是陈铭老师第二次当班导带的班。从大一入学以来,他已经单独和其中的很多同学进行了一对一地聊天。这个学期一开学,他就开了一次班会,明确了接下来要进行春游的这件事,把春游接下来的步骤和计划安排好,再商议去哪个地方、定时间,争取一天到两天大家能够有除学习之外的活动。
“大学为什么值得回味啊?因为大家都有过这样的青春有过这样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是相聚得来的。”可能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不太记得别的什么,但能记住大一的时候去哪里玩,谁照的照片特别傻,谁经常被大家捉弄······这些都是大家青春时光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我是过来人,我知道这样的记忆有多珍贵,所以我会尽可能地多找一些机会,为他们营造属于他们的记忆。”陈铭老师感慨。为什么大学老师会看起来显年轻呢?因为他们经常跟年轻人打交道,这些东西真的会对心态有影响。老师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这么看待这个世界,他们的价值观是这样建构的,他们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的。陈铭老师说真的是教学相长,这是彼此对对方的帮助,其实对他来说这也是在不断开拓着他自己理解这些问题的视野。生命就是常走常鲜,每走一步都是保持一种fresh的状态,这是保持生命质感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禁锢不拘泥,保持流动性,这真的很重要。
陈铭老师会争取在大一下学期和所有同学都完成这样一个面对面交流的过程,关于专业理解、专业学习,未来的职业规划、大致的人生理想,家庭的基本背景,现在有没有遇到哪些学习工作生活上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学业上的,”哪怕什么找不到对象、不知道是不是要考研还是出国啊、不知道该走那个门呀,不知道在哪里实习呀,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大家都可以交流。作为一个大不了他们太多的过来人,陈铭老师很高兴和他们做一些细节的分享并做一些记录。
“铭哥很帅,人很好,很看重我们未来的发展。”陈铭老师15级的学生陈滢钰如是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今天给大家教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大家有天离开我生活得更精彩。如果我教着教着就依赖了我,这就是我失败了。”在陈铭老师看来一个成功的人的生命状态是他要有自由,一个不被强制逼迫的有自我选择的一个状态;其次他要有选择理性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事情是什么;第三他要有明晰的步骤去实现,有了目标而且走了,这就够了。“至少每一步没有虚度,每一秒年华没有飘飞,最后你回头的时候可以看到清晰的足迹印在人生的道路上,"陈铭老师顿到。能活着就是自由的、明确的、精彩的、无悔的,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状态。换句话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在跟学生们聊天的时候,他更多的是站在眼前的事和未来对人生的影响,站在一个宏观的时间档口上给予他们这些教育的方法。
对于新闻院男神这一称号,陈铭老师笑着说这是同学们见的太少,想的太多的原因。“可能我上过课的同学他们只接触过我,还没有见到新闻院的其他老师,但是时间会给他们答案。魅力是什么我都不知道,这东西很难界定,我觉得我个人是真没有什么独特的魅力,我要做的就是把课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