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声”| 承珞珈法魂 担法治使命
第2期 翟晓雅师姐
东湖春早,晨光熹微已有行人匆匆;早樱如雪,含苞欲放映照璀璨芳华。今天我们迎来了“选调声”校友经验分享系列活动第二期,本期分享嘉宾为翟晓雅师姐,让我们来聆听她的“心声”吧!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翟晓雅,武汉大学法学院2019级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就职于中共阳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写在前面
很荣幸收到母校团委就业服务促进中心的邀请和老师的推荐,让我有机会重拾“珞珈山上王牌军”的身份,向师弟师妹们分享我的备考经历和工作体验。我备考时得到了师兄师姐毫无保留的帮助指导,离“珈”两年,希望我的分享也能为师弟师妹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备考经验
我当时主要参加的是山西和广东的选调,但现在这两地选调考试与我当时的情况都有比较大的变化,且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我放弃了广东选调的面试,所以我的经历可能只能供大家参考了解,作用不大。
关于行测,我的经验就是“练”。除常识外,其他题型都是相对固定的,已经基本被机构老师琢磨透了。我要做的就是听一遍课把要点公式都记下后大量做题,言语多做题提升语感,推理多做题记住常考点,资料多做题提升数据发现和计算的速度。做题时,一要卡时间,根据自己对各类题型的熟练程度控制每部分题型的时间,比如25分钟做言语,30分钟做资料,将练习时间分成一段一段的,更好适应考试的节奏;二要记录错题总结经验,言语中遇到的相近词意的词语,推理中遇到的新考点和典型图形,资料中遇到容易算错的,都要总结下来常看常提醒自己。同时要注意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根据自身能力抓大放小。我是文科生出身,数量关系对我而言是硬骨头,所以我的备考策略就是主要练习言语推理资料和数量关系中的简单题型,每次练习用15分钟做数量,重点做熟悉简单的题,在其他题型都练熟之后再去看还有没有能力和时间做一些自己不熟不会的题,稳住基本盘,学有余力再提高。常识是一个需要积累的部分,我会看每月机构总结的时政信息,增强印象,以及积累每周模考出现的知识,但不把练习重点放在常识上,保持一个知道很好、不知道也没关系的平和心态,应对考试。
关于申论,我至今仍觉得这是一门“玄学”,每个机构每个老师的要点和答题思路都不一样,很难明确判卷标准,所以在申论上我仍旧是一个摸不着头脑的学生,没有经验向大家分享。不过多看多练习总是没有坏处的,在工作之后我偶然发现当时申论考试材料选自一篇报刊上的文章,我想如果当时我能多看报多学习,提前阅读过这篇文章,那一定会对我的做题有所助益。
关于面试,当时山西选调的形式是面谈,面试官主要根据考生的个人经历介绍等发问,不是传统的结构化面试,对大家的参考性不大。
二、工作感受
通过山西选调,我定岗在阳泉市纪委监委,在这里加班是常态,学习是终身。我研究生所学专业是民商法,对于刑法的掌握仅限于几年前本科的学习和法考备考,对于《纪律处分条例》《政务处分法》等规定更是没有任何了解。最初接触案件审理工作时我十分苦恼,不管是程序还是实体都是两眼一抹黑,甚至连最简单的双面打印都会搞错,但分配的工作不可能因为你不会而搁置。作为选调生,我们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单位并不会有特殊待遇,且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所谓的“光环”是需要能力来擦亮的,我的领导常告诫我,你是武大法学院的研究生,必须拿出更高更好的表现,否则这块牌子就是困住你的枷锁,一个空洞的虚名。通过选调考试,只是我们成长的一步,是长征的开始,大家步入工作岗位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是与所学不相关、比较陌生的,希望大家既保持学生时代的学习惯性,更加努力快速地学习提高,多观察多思考,同时也要保持信心,武大法学院为我们提供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是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要相信自己是学有所成的。
根据组织安排,我现在在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在这里,我们曾在申论材料中看到的矛盾化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等都不再是纸面文字,而是实打实要完成的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我们要真实面临的工作环境。作为选调生,我们基本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对基层事务的了解极其匮乏,所以要虚心向村主干请教,多入户、多走访、多干事,真正做到身入基层心在基层,学好与群众打交道的本事,珍惜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
三、写在最后
在毕业前学校组织的选调生行前培训班上,校领导曾对我们讲,在学校时,大家提要求学校会尽可能满足,而当大家步入工作岗位后,身份发生转变,要成为那个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需求的人。选调不是晋升的快速通道,选调生也不是具有天然光环的干部,我们都只是服务于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螺丝钉,不忘初心,保持激情,不断学习,坚定目标,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奋斗,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看未来。“犹记韶华在珞珈,人生待光华”,武大法学院给了我们最优质的法学教育和校园生活,希望我们都能在人生的下一程顺利幸福!
文字记者:黎盼盼
图片记者:荆丹妮
2024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