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9月22日下午六点半,不辞路途遥远,千里迢迢从深圳赶赴武汉的陈霞睿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法官职业漫谈主题讲座。讲座之初,他向我们询问了一个问题:有人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职业吗?而也是从这个问题发端,陈霞睿为我们展开了关于打破迷茫,用实干追求梦想的人生一课。

但行耕耘,自有花开
首先,陈霞睿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两个小故事。刚进入法院工作时,在第一次法院学术论文写作中,他坚持着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决心,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之余坚持写作,最终意料之中地写出了满意的论文,却也收获了意料之外的诸多惊喜。同样,他在身为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工人”之余,认真钻研,发挥自己的数学和计算机等知识优势,用“工匠”精神,做出出乎想象的成果。陈霞睿告诉我们,做事情真正重要的是有没有真正用心地去做,只要竭尽全力脚踏实地地努力钻研,就会遇见无穷无尽的不期而遇的惊喜。
苦乐百味,情怀不辍
“做法官是需要情怀的。”诚如斯言,要成为一名头顶国徽,心怀正义的法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通过各种考试之后,法官面临的是繁重的工作,高强度的办案压力和通过司法裁判引领社会的重要责任。因此,法官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坚定的法治信仰,把住心里公平公正的一杆秤,守住敬畏的底线。怀抱着为天下苍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情怀,陈霞睿说,无论求学还是做法官,对志向的追求有三境界:其一,脚踏实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至于陷入碌碌无为的事务主义,不至于回首过去徒然嗟叹。其二,抬头看路,眼中有方向,才能找到引路的明灯,破除迷茫的大雾,一路前行。其三,仰望星空,眼前的苟且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上下求索,不辜负生命,不忘记信仰。
回首来时,谆谆寄语
说到自己来时的路,陈霞睿回忆,早在大一,他就自问:我为什么要读大学?我的大学该怎么度过?那时,他就已经做好了自己要成为一名法律人的规划,并以此为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对人生选择才不会迷茫。对此,陈霞睿勉励我们,要学会按照自己规划的轨迹,脚踏实地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同时他也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认识自己,与自己对话,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从而得出未来的规划。其次,要构建独特的知识结构,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积极利用武大广泛综合的课程,创造无数可能性。最后,人生需要规划,但是人生的成就往往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用积极的心态做好每一件小事情,竭尽全力,才能无怨无悔。

结语
讲座最终在问答环节的轻松积极气氛中结束了,相信同学们不仅对法官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对人生之路的去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希望我们每个小法师都能够坚定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懈前行,向着自己心中的澄澈星空一路奔跑,为社会的法治未来做出我们新一代法律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