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上18:30,法学院学生在模拟法庭上了一节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专题的形势与政策课。此次形策课的主讲人是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系副教授杜莉老师,她以精深的专业知识、翔实的数据和细致生动的讲解,为法学院的同学们奉献了一场生动有趣而又“干货满满”的讲座,使同学们透过复杂的中美关系,窥见中美贸易摩擦的真相。
杜莉老师首先讲述了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史,为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了历史背景。她指出,中美贸易其实从1784年——美国独立的第二年就开始了,其间随着两国关系与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贸易状况经历过波动与变化,在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中美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中美双方对彼此而言,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从而得出结论:“贸易战”对中美双方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接下来,她引用翔实的新闻事实,为同学们展示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过。从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贸易代表发动301调查,到2018年3月调查结果出炉,4月的中兴事件,再到5月-6月中美双方的三轮贸易谈判,最后到7月6日,8月23日,9月18日中美两国三次互相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拉开序幕。
在同学们了解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经过后,杜莉老师并没有止于现象的描述,而是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深层原因”。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官方的说法:“平衡贸易逆差,使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市场”,而是要“以贸易战的手段遏制中国崛起”。通过对统计图表以及贸易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中美两国日渐扩大的贸易逆差是由全球化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美国对中国的“技术管制”政策两方面所决定的,而并不在于中国市场不够开放;另一方面,中国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出口美国的高技术产品数额不断增加,加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美国感受到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崛起对美国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威胁,从而想要通过贸易战的手段,从出口与进口两方面遏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遏制中国。
最后,杜老师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拉开,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其实相当严峻。“美国三种政治力量在反对中国上有高度共识:美国战略思想界、铁锈地带产业工人、美国的工商界”,她严肃的说。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同样有应对之策,杜老师把它总结为“一颗平常心,两只灵巧手”,即保持心态平和,加速国内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专注创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
这场讲座持续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其间同学们对杜老师精彩的讲解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也在认真地对关键之处作出笔记。正如之前本科生院所强调的,当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作为法学院的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也会对学习有所帮助。通过这次形策课,增进了同学们关于这一事件以及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对于不同学科知识的了解。希望能够通过形势与政策的课堂,为同学们在专业课之外继续提供解形势、增进知识的良好平台,促进法学院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