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值得纪念、赞颂成就之年,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发起“青春筑梦红色之旅”——赴湖北武汉及河南信阳考察脱贫攻坚暑假实践,以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宏观微观结合,具体而微体察全面建成小康的具体成就。
“武汉小分队”,便以“民生”为切入点,具体观察了民生制度、民生生活、民生教育三个板块,通过现场采访、调查问卷、网络资源整理等方式形成了如下调研成果。
【民生制度】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重中之重,在于帮扶弱势群体或者说困难群体跨入小康,于是,首先从制度层面探究弱势群体等相关制度保障及落实情况,结合实际,便以武汉市武昌区读书社区、武汉市黄鹤楼街道办事处为切入点,进行线下实际调研。
(来源:武昌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意见)
实际调研前后,我对弱势群体或者说困年群体的认识有了如下变化——
调研前 |
调研后 |
个人理解的弱势群体包括:残障人士、膝下无子女或者有但是常年在外务工的空巢老人、长期无业游民自居或者收入水平低于贫困线的群体(低保人群)等。 |
由于具体实际工作需要,社区管理对人事进行了如下划分:“双拥”、老龄、残联、低保、社保、医保、慈善救助、住房保障等。其中,与弱势群体关联性较高的便是“老龄、残联、低保、社保、医保”。 |
于是,针对个人准备的采访资料,两者重叠的部分为“残障人士|残联”以及“低保人群|低保”两个板块进行了具体调研采访。
「1」关于残障人士:
问:您所辖区域是否有残障人士的登记制度,有的话,是如何进行信息采集的呢?
答:一般来说,没有直接专属残疾登记制度,致残人员均会纳入低保,在建立低保档案是,会进行一级、二级重度残疾贫困户、三级精神或智力残疾人等的鉴定和备注。换句话说,就是你所指的“残障人士”登记制度是嵌套在低保登记制度之列的。
问:您所辖区域有多少登记在案的残障人士信息,如何进行这部分人群的扶贫工作呢?
答: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18年以来,首批3407户扶贫对象分配到全区14个街道、66个区直部门和辖区单位的999名党员、186个党支部。各街道将城市精准扶贫工作与网格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各社区组建一支由扶贫党员干部、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街道党员干部、社区负责人和网格员等组成的精准扶贫团队,共同推进扶贫工作。
问:请您对现行关于残障人士的相关政策落实度做简要评价,您是否有更好的政策建议,或者您觉得有无更高效的落实方式保证政策得以充分贯彻落实呢?
(来源:http://www.wuchang.gov.cn/sgjf/qcl/202007/t20200724_1409949.html)
(来源:http://www.wuchang.gov.cn/zxzj/qcl_29205/zjap_29206/202006/t20200605_1363612.html)
答:目前看来,层层分级、包人到户的具体工作模式很有成效。18年首次实施此模式进行扶贫,当年年底,已实现全区建档立卡低保人口全部脱贫,成效显著。如今依旧在此模式下运行,并根据各街道实际有灵活变动,因此,总的来说,目前的施行方式已经比较成熟、高效了。
「2」关于低保人群:
问:您所辖区域申报低保参考依据具体是哪年哪个单位颁布的文件来确定具体标准呢?
答:现行2017年《武汉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经武汉市人民政府审批通过,其主要目的就是保障武汉市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促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把章统筹发展,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以期实现符合低保政策的人员应保尽保。
(来源:http://www.wuchang.gov.cn/zxzj/qmzj_29202/zjap_29203/202006/t20200603_1359719.html)
问:低保户面临的直接压力来自经济方面,低保政策是如何保证其经济基本需求的呢?
答: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安排是由市、区民政部门编制年度资金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查并列入财政预算。武昌、青山、洪山区等7个中心城区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扣除中央、省级转移支付补助后,由市、区财政按照5:5比例负担。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属社会救助救济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贪污和拖欠,不得以任何理由无故拖延发放或者拖欠最低生活保障金。
(来源:社保查询网)
问:请您对现行关于低保人群的相关政策落实度做简要评价,您是否有更好的政策建议,或者您觉得有无更高效的落实方式保证政策得以充分贯彻落实呢?
答:低保制度由来已久,相关申请认证、民主评议、资金保障、动态管理等体系已经相当完备。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低保制度落实如沐春风,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显著减少,使得政策真正施惠于民。
对我处社区的宏观制度背景有所了解后,我进入社区随机问访了共计32位居民,直接问询其关于社区工作及政策落实的满意度,结果饼状图如下图所示:
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及政策落实的满意度
由图可知,基本满意及以上达87.5%,不太满意及以下仅3%,可以看出武汉市武昌区读书社区、黄鹤楼街道办事处政务人员的工作深得民心,政策落实到位,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相信假以时日,全面小康的普惠春风会吹到所有武汉市民身边,让我们翘首以盼。
【民生生活】
“脱贫攻坚”的号角早已吹响,武汉政府积极响应,二十年来,武汉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脱贫工作是否落到了实处?真正对人民生活的改变有多少?我们选择通过由“点”及“面”,从生活细节入手来寻找答案。
我们通过探访在汉居住二十年以上的本土居民,细数在汉生活的改变,考察脱贫工作实效,同时对武汉居民进行问卷采访,了解当且社区存在的落后问题,作出进一步规划与展望。
回首曾经
2020年8月11日,我们小分队与陶奶奶取得了联系,前往洪山区和平街道某小区进行探访。陶奶奶在汉生活多年,目睹了二十年来武汉的变化,于是我们从“食”、“住”、“行”三个方面展开了对武汉生活质量变化的采访。
说到“食”,陶奶奶表示,二十年前很多居民会选择自己种菜,在楼顶有一处自己的“菜园子”,可以等蔬菜成熟了自己摘菜。“但是现在几乎没有种菜的地方了,都会选择去超市。”不难看出,二十年以来,一些旧的食材获取方式已经在城市之中被慢慢淘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也有一些新的方式出现。疫情期间,很多社区开设的线上蔬果“团购”活动,也为市民们带去了很大便利。
出“行”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的一大重点,随着脱贫工作的进展,在城市交通也有着改良与提升。“我记得那个时候普遍的选择就是走路或者公交车,车上每次都是人挤人,我印象很深的就是从徐东到华科这段路程坐公交车要花三个小时,但现在肯定不会花这么久。”陶奶奶表示这几十年来地铁、高铁线路的建设给武汉人民的生活带去很大便利,目前已经修建了九条地铁路线,高铁四通八达,成为出门旅行的首选,一些落后的交通工具也被取代。
用水用电也是关切生计的基本需求,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访谈。二十年前小区居民楼安装的供水水箱没有配备泵房,水压小的时候水就输送不到高楼,五楼以上会经常停水。冬天的时候也会因温度过低水箱种水被冻住,也经常出现没有水的情况。随着几十年来的建设,现在的居民住宅都会配备专门的加压泵房,不会出现水压不够的问题,保障了人民的用水需求。
回首过往,一叶知秋,一个历经武汉几十年变化的本土居民的阐述,体现了武汉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反映了脱贫工作有真正落到实处,为改善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百姓带来了今天的便利与幸福。
展望未来
当前的社区建设还存在哪些落后之处?居民的生活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选择通过问卷星线上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生活中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小分队在2020年8月12日拟定了《关于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基本情况的调研》问卷,并在之后几天完成了线上问卷的投放,提取了武汉居民的调查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通过细节来了解当且社区存在的落后问题,作出进一步规划与展望。
关于“社区内多久会出现停水的情况”的数据结果
关于“前往最近的地铁站要花多长时间”的数据结果
上图为调查结果报告节选,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仍有部分社区存在设施落后等现象,一些社区地理位置因素导致的居民日常出行不便,基础公共场所设置的过远,例如购置日常生活必须品的超市、菜市场距离过远,大部分社区周边存在交通站点、路线规划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给居民的出行带去了很大的麻烦;一些较老的社区供水供电设施落后,断水断电的情况给人民的基本生活带去了不便。
随着脱贫工作的展开,二十年来武汉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需求,但仍存在落后问题需要得到改善和解决。
通过这个由“点”及“面”的采访,关于武汉脱贫实效的考察我们已获得完满的答卷。对于武汉居民社区现状的问卷分析,我们也发现了当今存在的部分设施落后的问题,对接下来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找到了方向。
正是注重细节、为人民踏实奉献的精神,才成就了二十年来武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了卓越的脱贫实效,成就了今天这个人民幸福、走在决胜小康之路上的武汉。让口号与目标“贴地而行”,让我们通过真正的汗水与点滴付出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民生教育】
脱贫攻坚之战已经进入关键时刻,在指导如何进行脱贫攻坚时领导人指出,我们需要发展教育脱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了进一步了解教育脱贫的进程,我们走进武汉一处位置特殊的学校,并由此展开对答案的探寻。
走入校园
8月11日,我们前往光谷八初与校团委何老师碰面。校园内整洁、崭新,据何老师介绍,光谷八初原名花山中学,现在的校园是搬迁后的新校园,旧校址离此尚有一段距离。学校更名不久,校内还能看见以“花山中学”为主题的教育展示专栏。
“光谷八初算是经历了城市化进程的一所学校,”何老师说,“我们的各方面条件和武汉许多学校是有差距的,但现在差距在逐渐改善和缩小。”
我们邀请她坐下详谈这所学校中发生的种种变化。
具体政策
“我们资助学生主要面向三类人群,残疾学生、建档立卡户学生、低保家庭,这些都主要以政府扶持的资金体现。”在交谈中何老师介绍道,“学校位置特殊,这些学生也就会多一些。”
我们了解到,对于残疾学生和建档立卡户学生,学校会给予按学期或月份计算的资助,除了学校的帮助,他们还会得到社区低保;面向低保家庭的资助在今年有所更新,往年学校只会资助有农村低保的孩子,但今年由于学校被纳入东湖高新区,城市低保也被纳入可资助对象。“政策是变迁的,”何老师强调,“今年由于新冠疫情,我们的学生中产生了许多新冠致贫家庭,对此我们也有一个相应的报名通道,可以申请专项的资助。”
为了证明这一点,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另一种尚处于统计阶段而未投入实践的贫困类型:支出型贫困。她告诉我们,支出型贫困长期、大量的存在已经引起注意,对于那些由于巨额支出而难以支撑的家庭,政策正在逐渐调整和拟定以准备伸出援手。
“当然了,这些学生类型都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认证,我们本身是没有这个权力的。”何老师补充道。
校方的尝试
除了践行国家政策的落实,学校本身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响应号召。
“每个学校都会有社会资助的项目,但我们学校和那些有名气的大学校比起来,能够争取的比较有限。”何老师说。
校内主要的社会资助是来自某公司团委的助学金项目,以“阳光自信助学包”的形式进行发放,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报名,助学包内会包有一千元助学金、书包、书本以及一份保险。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非金额方向的资助,校内会定期举办“微心愿”活动,老师和学生们会彼此认领微心愿,然后尽力去实现它。何老师说:“我们会尽力给特殊的孩子一些照顾。”
一些困难
“一般来说,政策的下发需要我们先通知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在班群或者家长会通知学生和家长。”何老师说,“一般来说遇到的困难出在和家长的沟通上。”
往往老师们会遇到几种情况:家长的文化或智力水平不足,需要反复沟通或者无法沟通;家长拒绝接受资助;家长身在外地,沟通不及。我们在8月13日再次前往光谷八初对几位一线教师进行采访,她们对此展现出一致的态度:尽力而为。
“有些家长实在没办法照顾自己的小孩,学校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分担职责。”一位被采访的老师说,“但是我们需要尊重家长的意愿,如果对方实在不愿意接受资助,我们也不会强迫。但我们更希望家长和学生放心,资助中的所有细节都是被隐去的,我们不会透露你是谁。“
翻阅何老师发来的资料,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资助过程运转的井井有条。教育脱贫不是一日之计,它就像光谷八初经历的城市化进程,缓慢但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道,“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而“武汉小分队”此行的调研,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民生制度的高质高效贯彻落实,民生生活的翻天覆地改善优化,以及民生教育的和煦春风深入人心。
我们有底气、有信心说,全面小康,计日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