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底,武汉大学“挖掘红色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实践队来到革命圣地——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了解当地脱贫情况。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兴县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革命圣地延安的屏障。过去,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兴县找准问题,依托当地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享誉天下的革命老区。
一、旅游扶贫——红色圣地红色情
队员们首先前往位于兴县蔡家崖村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纪念馆馆长梁明德告诉队员们,晋绥根据地在蔡家崖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纪念馆外的红色一条街上,独具晋西北特色的仿古建筑十分引人瞩目。蔡家崖村第一书记贺建军在采访中表示,店主多是当地村民,“一条街”推动了老百姓收入增加,也带动了蔡家崖整体经济发展。此外,队员还前往了位于兴县庄上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八”烈士纪念馆,其建设将带动兴县旅游业发展与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对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助推作用。
二、产业扶贫——探索脱贫新思路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重要一环,扶贫办白永兵主任介绍,2019年以来,兴县着力构建“222+N”特色产业体系,努力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打造新路径。
队员们来到了兴县沙壕村,采访当地村民,了解当地的脱贫实践。沙壕村打造了小杂粮品牌,为群众持续增收提供可靠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富裕沙壕、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并发展沙壕村的特色小杂粮,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沙壕村第一书记孟庆克说。
产业扶贫是人民脱贫致富的一大出路,兴县深入贯彻乡村发展战略目标,促进产业兴旺,增加就业机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育扶贫——不忘初心育英才
兴县一二〇师学校由抗战时期驻守兴县、开创晋绥革命根据地得主力军——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120师命名,校名由贺龙的夫人薛明亲笔提写。实践队来到学校,与孩子们进行近距离接触,采访校长、老师了解学校的教育扶贫发展情况。
校长冯冬生介绍到,学校侧重扶贫、扶志和扶智。学校建有一二〇师战史陈列馆,并编写了相关校本教材,用一二〇师精神来教育孩子们。学校坚信,通过红色教育,孩子们能够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成长的路上拼搏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教育扶贫也将助力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为期三天的走访实践中,成员们丈量红色热土,传承先辈优秀品质,品味风土人情,也更加明晰地认识到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